招聘回流员工有章可循
知识库 > 招聘管理 > 面试方法 > 正文 1154 2013-03-14 15:00:17

埃里克(Eric)在跨国珠宝品牌TESIRO通灵担任部门主管。2006年2月初,香港H集团邀其加盟,并许诺给他高薪和宽广的发展空间。踌躇满志的埃里克没有仔细思索,不顾公司的挽留,匆忙办理了离职手续。 但两个月后,...

 

埃里克(Eric)在跨国珠宝品牌TESIRO通灵担任部门主管。2006年2月初,香港H集团邀其加盟,并许诺给他高薪和宽广的发展空间。踌躇满志的埃里克没有仔细思索,不顾公司的挽留,匆忙办理了离职手续。

但两个月后,埃里克发现自己当初的选择明显是草率的,H集团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完美,他开始怀念在TESIRO通灵的工作生活。

让埃里克感到宽慰的是,TESIRO通灵公司人力资源部与他一直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到埃里克的心态后,游说其重返公司。4月15日,在离职二个月零五天后,埃里克重新坐在了TESIRO通灵原来的办公室。而其原有的薪资、职称、福利等待遇都没有任何变化。

伙伴式企业文化的体现

其实,象埃里克这样的事例在TESIRO通灵并不鲜见,TESIRO通灵14名活跃在中高级管理层的员工,都是与公司小别之后再次“回头”。

这与很多中国公司大多数企业与离职员工之间往往是“离职了,就别再来找我”的窘境,甚至反目成仇的窘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少中国企业的高管人员都持有一种观点:员工主动离职是一种不诚信,特别是管理级人员的离职,是对企业或高管人员对其提携的一种背叛!既然如此,那就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忌讳提起离职员工的名字。

而西方的管理文化以“理性”为基础,认为员工流动是现代社会的常态。如果员工有更好的发展,公司会微笑着送其离开;如果离职员工想“回归”,公司依然为其提供舞台。离职员工和在职员工一样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在西方的管理文化中,离职员工一直被列为企业的潜在的首选雇员。

TESIRO通灵中国区CEO沈东军就认为,从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进程来看,现在大多数企业和员工之间仍然处于单纯的交易式关系。如果企业组织内部一旦超越这种传统的交易关系结构进入伙伴关系时代,就会促使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伙伴式管理理念主要强调对员工的尊重,需要站在员工的立场上想问题。基于这种管理文化,TESIRO通灵构建了独特的伙伴式企业管理文化,其最好的体现,则是TESIRO通灵的离职员工招聘政策。

“根据TESIRO通灵的计算,重新雇用一个优秀前雇员的成本远远低于招聘一个新雇员,而带来的可预见收益却可以翻番:在上班前半年内,再次受聘的前雇员可以比新雇员提高35%左右的生产率,更重要的是,这些前雇员的忠诚度也普遍较高,制度实施以来,重新招聘了14名中高级别的员工,没有一位再次离职。”沈东军这样解释实施离职员工招聘政策的初衷。

制度支持

TESIRO通灵制定了《离职员工重新录用规定》,并明确了员工离职双层面谈沟通和持续联系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离职优秀人才顺利回“家”的可能。

并不是所有离职员工都可以得到回聘。TESIRO为离职员工的回归设定了两条门槛,首先,离职员工必须在公司服务满一年以上,在工作期间表现优异,在三个月内回归的可以不经过试用期,直接进入正式工作状态。公司将把他们原来在公司的工龄续起来,给予其与原来相同的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二是员工在离职后三个月后重新回到企业的,将与新员工一样,要经过试用期才能正式录用,工龄也将重新计算。

对离职员工的招聘,在薪酬体系上也是有配套制度支持的。员工离开公司后另谋他职,超过3个月的,就将和新员工接受一样的挑战:面试合格才能进入!薪酬待遇也是比照岗位性质与要求进行给付。这从制度上较好地规避了某些员工到外面“镀金”后重新回到原公司获得高薪的想法,“你到外面镀金并不等于肯定能够回归企业,一是要看公司是否有合适岗位,二是看你是否能够通过HR的面试关。”沈东军说。

而判断员工是否优秀的依据在于员工个人业绩档案。从招聘员工进入企业始,员工关系管理专员就直接介入,考核应聘者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与所在岗位匹配度等多方面指标,为进入公司的员工建立个人档案。

此外,人力资源部也建立了离职员工资料库,由专职的HR员工关系管理专员负责跟踪优秀的离职员工近况,随时进行分析。在公司内部出现合适的岗位空缺时,会适时与合适的离职员工沟通。

但有了制度保证并不足以让员工放心地“回归”企业。员工离职有着多种原因,这就要求公司对员工的离职原因有全面和清楚的认识,从而及时改进企业的工作。

推荐阅读
往期活动 更多>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