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民政部慈善司司长王振耀于2010年6月21日辞去职务,到北京师范大学任公益研究院院长。消息一出,社会上反响十分强烈,各种评论和猜测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做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我很少从政...
做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我很少从政治层面思考新闻事件,更多是从企业咨询的角度去思索事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和启迪。王振耀辞职一事让我一下就想到了时下比较热门的“职业规划”的话题。通过查阅王振耀的个人履历,通过认真分析近年来有关王振耀的相关报道,我认为王振耀辞去高官去当公益研究院院长是很好的职业规划。虽然我不知道王振耀之前是否进行过职业规划。
为了阐明我的想法,我们还是先看看什么是“职业规划”?百度百科中对职业规划是这样解释的:职业规划就是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我再把这个定义简单化,我认为职业规划就是对自己一生职业的长远性谋划。
我们再看看王振耀的成长过程。1954年出生于河南省鲁山县一个农民家庭里,祖上没有做高官的记载。上个世纪70年代曾在解放军某部服役;1978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就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就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7月,获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从培训经历看,王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型官员。其从1989年开始,历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处长;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农村处处长、副司长;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国家减灾办主任;2008年9月,开始负责组建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并担任司长。从王振耀的从政经历看,到辞职前他已经在司长位置坐了近20年。
把王振耀的年龄、职务变化等关键因素放在中国的体制背景下作个比较不难看出,56岁还是厅局级的他基本到了仕途的天花板。他若想再弄个副部长,按正常时间要等到2013年全国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而那时他也是60岁的人了。况且,能否提副部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他现在辞去司长职务而转投学术和社会慈善事业的确是高明之举。
从职业生涯看,担任公益研究院长应该是王振耀此生的二次创业。据报道,王振耀十分热心中国的公益事业,其在担任司长时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公益制度建设方面的设想。遗憾的是,他的仕途基本到了尽头,即便其想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现行体制也不会再为其提供相应的岗位了。而他新去的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则可以圆其在政治舞台上无法圆的梦。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当司长也好,当院长也好,都是王振耀实现为公益和慈善事业做贡献的通道。王司长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确定职业目标,选好职业通道,只要通道正确,梦想迟早要圆。所以,我认为王振耀辞职一事带给社会的影响应该是积极的,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来讲,这也是很好的职业规划教材。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