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是个信息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制造贫困与暴富两极分化的时代。企业人员知识贫困就会导致企业贫困,企业贫困就是企业主与暴富无缘,这种两极分化看似很远,实则就一线只隔,学习是分水岭。学习分为...
这个时代是个信息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制造贫困与暴富两极分化的时代。企业人员知识贫困就会导致企业贫困,企业贫困就是企业主与暴富无缘,这种两极分化看似很远,实则就一线只隔,学习是分水岭。
学习分为吸收科学知识和吸收他人所长,前者是在学校学习和从书本学习,学的是知识和技能;后者是向别人学习、向别的企业学习,学的是做人和独到的管理实践方法。前者相对比较简单,按部就班并认真就可以达到目标,靠的是智商;后者才有难度,有的人一学就会,有的人永远都学不会,靠的是智慧。
人都想争先,企业也不甘落后。于是,时下就掀起了一股股学习的热潮,企业叫做学习型组织。没有知识的向有知识的学习,落后的向先进的学习,平庸的向伟大的学习,穷困的向富裕的学习,富裕的向首富学习。因此,现在就有了很多的培训课程与咨询管理纷纷进入到企业,给企业家上课和复制、传授成功的、先进的管理知识、思想与技能,如‘成功学’、‘三才智慧’、‘一步登天’、‘一夜暴富’、‘沙盘模拟’、‘超级智慧’、‘资本运作’、‘战略规划’、‘MBA和EMBA’,以及‘向伟人孔子学习’、‘向孟子学习’、‘向毛泽东学习’、‘向邓小平学习’等等课程,一直都非常火暴。就连各种招聘网、培训网、博客网也纷纷顺应潮流刊登如何向优秀企业家和知名企业学习的文章,如‘牛根生创业智慧’、‘马云的阿里帝国’、‘史玉柱几度沉浮’、‘华为为什么’、‘海尔模式’、‘联想企业批判’、‘万科的花园别墅’、‘股神芭非特’、‘微软帝国’,等等文章,不胜枚举。按理说,有了这样和这么多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想学习的人甚至都可以不动、躺着闭着眼睛都会有人主动服务。然而,同在一个天空下,怎么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事业与事业之间还会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呢?
除了每一个人自身的客观因素、每一个企业的客观因素存在差异会导致学习前的原体与学习后的新体产生差异外,我认为,还有一个现在大家都忽视的因素,一个被大家反复运用在教育与培训之中的完全错误的因素,在起着差异化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几乎所有的老师、讲师和大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因素,即学习的片面性,也叫学习的误区。
学习,在传统观念中,就是向优秀的人、人之优秀的思想与作为来学习,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恰恰是问题的根源,是人为无意识制造出来的学习障碍,是个人、企业与事业成功的障碍。这是一种认知的障碍,是千百年来人们关于学习的无知的坏习惯,那就是学习没有兼顾性、没有全面性。通俗地说,就是只学习好的,不学习坏的或者不好的,而且还有“优点拼凑”之嫌疑,结果是学来学去的东西始终无法在一个人身上成活,自己还是自己,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成功的不断成功,失败的继续失败。更家糟糕的是,对于急于脱贫脱困的个体,不仅因为学习没有帮助,还要搭上宝贵的生命资源和本来就不充裕的金钱资源,简直就是双重损失和雪上加霜!
人无完人,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绝对不是因为其有过人的优点,同时一定是因为其有过人的缺点!毛主席是我们公认的世界伟人,是500年才能出一个的圣人,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注:参考《思辨专家与第一》看出,伟人就是不一般,不用外遇,可以同时拥有许多的家)、诗人、人民的领袖。但是,毛主席也是人,一定有其与众不同的缺点,比如生性多疑、惟我独尊、惟读书高、迷信至极、超级浪漫等,都是他的缺点,是大家熟视无睹的缺点,是大家没有胆量指出来的缺点,绝对不是大家看不到的缺点或者把缺点当成了优点,而在众多“向毛主席学习管理”的培训课程中,讲的全是优点,不仅把伟人神化了,更让学习者误会了,以为要向伟人靠拢就得向伟人的优点学习,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殊不知结果大相劲庭,甚至事与愿违。因为主席成就的伟大事业不是光靠优点,还要靠缺点帮忙,两相结合才有效果,你光学习优点,等于是去树上摘到了花朵,而没有连根一起把树都迁挪过来,花朵虽好但瞬间就会枯死。所以,学习绝对不是只学习人家的优点,而是要连缺点一起学习,并同时复制使用,才会有效果,这可能是所有追求进步的世人都容易忽视的。破坏世界的坏蛋在学习坏人的坏处的时候也会犯同样的毛病,以为只要学习到人家最阴险毒辣的一面,就可以成为黑社会老大,这也是错误,一定要同时学习坏人的优点,并结合起来使用,才会有效果。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华为是中国民营企业学习的榜样,是世界电信事业的先锋模范,其领头羊任正非先生的管理思想与运作手法非常独到,并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悲哀的是,所有的宣传都是任总的光辉优点,就连某些缺点都被歪曲美化成了优点,难怪别人怎么学都学不会,这也就是这个世界的人们为什么天天都学习比尔盖茨、毕生学习李嘉诚,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模仿成比盖李之第二的主要原因,因为只学习了其优点,没有学习到人家辅佐优点的必要缺点。就说任总,军人出身,那份果敢就是一般人在企业无法忍受的缺点,有一次,他开会的时候,把自己的鞋和袜子脱光,把臭轰轰的脚丫往主席台的会议桌上一放,并对所有会场的人说:“大家跟我一样脱掉你们的鞋和袜子,把脚放到桌面,亮出你的真我来”。这种出格的缺点就鲜有描述出来,但倘若他没有类似这样的许多缺点,所有的优点都会变成流水!
老总动不动就发火骂人是不是优点?当然不是!要不要学习呢?一般人认为当然不要学习,可是,当你看到某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有此缺点的时候,就要告戒自己和你传道的所有人,这是个值得学习的缺点,是一定要学习的缺点,否则就不可能跟他一样成功。学习归学习,一定不能只学习人家的表面,一定要学习到精华,就说发火骂人吧,在没有学习之前是原始的冲动,学习并得到要领之后,你发现有时候发火骂人是管理的需要,是一种一般人不能察觉的表现形式,到了一定的境界,就能运用自如,让别人感受到压力,甚至让别人觉得你不应该这样发火来伤自己的肝和身体,其实你自己知道那是做戏,转眼自己早都忘记。
至此,我们大概能明白了为什么世界人民讲学习讲了几千年,也花了不少精力与金钱,还是不能够达到人们学习的愿望与目的的根源了吧。我们过去把学习完全定义错了,理解为取长补短、移花接木、博采众长,搞来搞去,本来就短的人或者企业因为浪费了资源变得更加短了、原本就长的人或者企业就相对更加长了。光学优点光摘花朵,智慧之花总是成活不了,刚到手就会枯竭,因为缺乏原汁、原味、原装、原配的整体环境资源,臭大粪的缺点就是整体环境资源其一呢。
如果把学习狭隘地理解为只要长处,我们知道,要向一个人学习都不容易做到成功的复制,若要向更多的人学习优点,期望集大众优点于一身,那简直是天方夜谈。现在的社会现实是,会有很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天天跟你宣传向这个学习强项、向那个学习优势、向另一个学习成功的秘籍,听上去都是优点,都是精华中的精华,用普通脑袋瓜判断,就是艺多不压身,或者多多益善。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学习就因为没有完整地学习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优点和缺点,就已经等于没有学一样,还要采东家所长、摘西家擅长、取南家精华、攫北家技艺,集众家优点于一身,最后都会因为缺乏养分而一起死掉,等于白白浪费时间和资源。如果有所收获,那就是搞乱了自己,把自己变成了四不象,连自己最原始的本能都会丢失,跟邯郸学步一样,连步子都迈不开了。
而且,过去的学习定义和方法还隐含着巨大的危险性或者危害性。因为,我们理解的学习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目的就是为了超越别人,经常有人说一定要向比尔学习超越比尔、向李嘉诚学习超越李嘉诚,但是,你会看到一个残酷的事实,成千上万的人学习了他们,居然没有一个超越了他们(我说过是因为学习偏了、片面了的原因,自然不可能超越)。问题是,这其中有不少人会整天沉溺于超越的思考与无法超越的苦恼之中,久而久之,就变成狂想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厉害一点的就直接变成了精神病,那是多么的悲哀!这样的情况下,与其去学习别人,还不如不学习、做好你自己,来得更直接和更美好一些。
当然,我绝对不是否定学习,而且还认为学习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要明白如何学习和学习什么,学习才会有价值。人的优点与缺点就像小鸟飞天的两只翅膀,少了哪一只都不行,人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伟人也是如此。要向伟人学习,就必须同时学习其优点与缺点,否则就学不像他。同时,人们不要期望同时向几个人学习,即使你愿意把他们所有的优点与缺点都学过来,但还不一定兼容呢。
金玉良言:
1、学习,在传统观念中,就是向优秀的人、人之优秀的思想与作为来学习,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人为无意识制造出来的学习障碍,是千百年来人们关于学习的无知的坏习惯,是一种认知的障碍,也是个人、企业与事业成功的巨大障碍。
2、人无完人,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绝对不是因为其有过人的优点,同时一定是因为其有过人的缺点!有时候,优点加长了就变成了缺点,缺点转化了就变成了优点。
3、人的优点与缺点就像小鸟飞天的两只翅膀,少了哪一只都不行,人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伟人也是如此。
4、要向伟人学习,就必须同时学习其优点与缺点,否则就学不像他。
5、人们不要期望同时向几个人学习,即使你愿意把他们所有的优点与缺点都学过来,但还不一定兼容得了。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