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大学应该“学”什么
知识库 > 组织管理 > 正文 884 2013-03-14 12:04:14

目前企业大学运营人员存在很多困惑:企业大学办学效果不好,学员不积极,部门不认同,领导不满意;由于企业组织调整,企业大学从内设部门调整为社会化服务机构,从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企业大学的未来在哪里?...

目前企业大学运营人员存在很多困惑:企业大学办学效果不好,学员不积极,部门不认同,领导不满意;由于企业组织调整,企业大学从内设部门调整为社会化服务机构,从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企业大学的未来在哪里?运营人员很迷茫。企业大学究竟该如何运营?

关键词:企业大学

近些年企业大学在中国蓬勃发展,中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企业的培训需求、人才需求、创新需求旺盛,客观上催生了企业大学;中国具有“天下一统”的文化传统,无论什么性质企业的企业家都有精神传承的强烈愿望。企业大学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在物质利益方面的战术和战略诉求,也可以满足文化传承、组织控制、继任者选拔等企业家关注的诸多政治诉求和精神诉求。

为此,企业大学在中国企业落地开花,不少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企业大学。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企业大学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状况,为此,我们对四家企业大学进行了实地调研。

企业大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大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企业大学办学目的、任务模糊。在调研的四家企业中,有一家是“自力更生”,自建企业大学;另外三家聘请了咨询机构,帮助建设企业大学。但办学目的、任务都很模糊,既没有对企业大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也没有赋予企业大学新的任务和使命,新瓶旧酒,简单翻牌。

企业大学缺乏科学规划、配套制度和方法。我们发现企业大学的规划多数是基本建设规划,占地多少,建筑面积多少,绿地多少等等。企业大学建设俨然成了硬件大比拼。

曾经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段关于大学的著名论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其核心观点是大学之所以伟大,不在于硬件的完善,而在于软件的优势,即优秀的师资和优良的教育系统。然而,我们很少见到在软件方面有成体系的企业大学规划,多是一些所谓培训地图、需求调查、课程设置、培训方式、E-Learning系统搭建等等。企业大学软件建设不仅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也缺乏方向性、根本性的主轴和核心,企业配套制度和方法也寥寥无几。

企业大学功能幼稚化、片面化。企业大学多数还停留在请老师授课或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大学功能未能正常全面发挥。

企业大学不能盲目“照搬”

被视为企业基业常青的基石和基因的企业大学,在中国却面临着缺乏理论指导的尴尬,企业大学的发展堪忧。一些商业机构乘机而上(为企业做企业大学咨询、指导),粗制滥造者比比皆是。就好比一首好曲子,被南郭先生给充数了,而齐王还不知道。

尽管企业大学已走过60年历程,但在中国尚属新鲜事物,且在世界范围内对企业大学的内涵和外延也尚存争议。另外,因国情不同,文化不同,企业实力和企业发展阶段不同,中国企业照搬GE克劳顿学院,摩托罗拉大学等西方企业大学建设模式是典型的食洋不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准确定义中国式企业大学,对企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标准建立以及企业收益最大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容易把企业大学教育公共化,以MBA课程体系直接导入企业大学;而咨询公司容易把企业大学教育碎片化,以人力资源咨询和内训做简单拼装。

中国企业大学应以提高组织智商(OIQ)和组织情商(OEQ)为目标,以保障企业柔性进化、自我更新为目的,以解决企业短期生产经营问题和战略支撑为任务,是从思想意识、经营技能、管理技能、职业操守、岗位技能方向,培养企业现在和未来所需人才队伍,传播企业文化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不断为企业提供创新思想、创新成果和梯队人才的企业内设组织。它是企业的党校、干校、技校和研究院的结合体,是知识、人才、创新和变革的摇篮。

企业大学要为企业服务

中国企业大学目的和任务需明确,否则,企业大学的定位就会走偏。企业大学到底为谁服务?为企业,为行业,为产业还是为社会?这些问题绕不开也含糊不得,它们是企业大学本身的战略问题。企业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企业短期生产经营问题和战略支撑服务。可以简短而明确地回答是,企业大学为企业服务。

企业大学并不是企业出资办的教育机构,而是为企业服务的机构。企业出资办学,开展社会化服务,只是企业开辟的一个业务模块而已。企业大学如果丢掉了为企业服务的这个根本,就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大学。

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否过于武断?为产业链企业,即上下游企业服务,难道不是企业大学的任务吗?我们提倡企业大学为上下游企业服务,这与企业大学为企业服务不仅不矛盾,反而恰恰说明了企业大学为企业服务的本质。企业大学服务于上下游企业,是企业增加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话语权的手段,而绝非目的。另外,除非有企业希望进入教育市场,否则我们不赞成企业大学为与企业自身发展不相关的企业、行业服务。

一些并非希望进入教育市场的企业,由于企业大学自身运作效果不良或者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核算体系等原因,把本应作为成本中心的企业大学变为利润中心,把企业大学从内设部门调整为社会化服务机构。这样的定位和调整对中国企业大学的发展十分有害,起码对现在的中国企业,弊远大于利。作为企业大学,首先是把企业自己的事情搞好,把企业大学对企业的支撑性作用发挥好。作为企业决策者,如果一开始就搞企业大学社会化,就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失去了创办企业大学的意义。

即使希望进入教育市场的企业,也不应该把企业大学完全推向社会,可以考虑把现有企业大学划分为两个业务单元——内设部门和社会化服务机构,独立核算。

和国外不同的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所致,多数企业大学无法与普通高校进行学位学历对接。所以在中国相当长的时期,企业大学延伸功能无法实现。

企业大学建设“三步走”

尽管企业大学是企业战略性项目,但并不代表其作用和效果在一、两年内无法衡量,要等到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学术界若以企业大学是战略性项目为托词,忽略对企业大学进行战术性研究,不仅会招致企业界对企业大学功能、效用的质疑,还会客观上影响企业大学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企业大学既具战略性,也具战术性,对企业来说,企业大学是战略性与战术性兼备的组织。

有些人认为企业大学的建设任务应该以员工能力为导向。而我们认为,创办企业大学是企业行为,就无法脱离,也不可能脱离企业本质规律。企业大学不是公共教育,不需承担公共教育职能,培养的是企业公民,而非社会公民。所以,企业大学的唯一任务就是为企业服务,为企业绩效服务。

企业大学的任务可依次分为三个阶段,即战术任务阶段、战略任务阶段和员工自我发展阶段。战术任务阶段是指企业大学为企业当期(1-3年)的生产、经营、投资任务服务,以改善型创新为主,培养急需人才、解决相关问题,为企业短期任务完成保驾护航。战略任务阶段是指企业大学完成战术任务的同时,为企业长期(3年以上)目标服务,以突破型创新为重点,解决战略性问题,并成批量地培养梯队人才,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员工自我发展阶段,是指企业大学完成战术任务、战略任务的同时,兼顾员工自我发展,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或者员工自我兴趣、爱好,即员工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开展企业大学教育,实现从“企业导向”向“员工导向”的演变。这个阶段的起点较晚,一般在企业大学创建后的5年或1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才开始。

另外,企业大学的功能是逐步完善、逐渐发挥的过程,其智囊功能、变革推动功能、文化建设功能、创新功能、梯队人才培养功能、品牌功能、产业链整合功能、核心团队提升打造功能、核心竞争力动态打造功能等九大功能,在三阶段中渐次叠加实现。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