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大学如何有用赵克欣:我认为任何一家有追求的企业,都不会允许自己的组织能力因为人员的流失而受到影响。稳定我们持续而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并且使这种能力最大限度为企业所用,我想这就是我们的企业大学存在...
企业大学如何“有用”
赵克欣:我认为任何一家有追求的企业,都不会允许自己的组织能力因为人员的流失而受到影响。稳定我们持续而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并且使这种能力最大限度为企业所用,我想这就是我们的企业大学存在的意义。
如何将单一方面的人才变成复合型人才?万达的定位很清楚,就是两个字:有用。现在整个经济形势应该是处于一个紧缩的情况,在培训经费的投放上应该更加慎重。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做人才培养,而且培养理念最终一定要落实到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上,一切活动的核心都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要把人的经历和智慧永远地留在企业这个平台上,不会因为员工的离开而流失这种无形的资产。
那么什么是“有用”?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有办法”。企业要解决现实的问题,就要抓住事情的本质,能抓住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我们所谓的“有用”就是必须有切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一个特点是“看得见”。培养人才是一个百年大计。企业大学要做的就是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的朋友问,这样看待企业大学是不是太狭隘、太短视、太急功近利了,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但百年企业也好,基业长青也好,都要在每一天的基础上发展下去,把这每一天都串起来才能积累成一百年、两百年的大业,所以要把每天的问题都解决掉。我们的校训就是:“有用的活着,没用的死去”。
许芳:关于“有用”的含义,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不是满足了公司最高管理层的期望;第二,是不是能真正使企业战略落地;第三,能不能帮助企业改善业绩;还有个最重要的,是能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并最终得到员工的认可。
很多CEO和董事长对企业大学这个概念很模糊,首先我们要引领他们清晰地了解,企业大学能做什么,因为在中国,企业大学是近十几年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做企业教育之外的人可能会了解一些,但了解的并不透彻。有些高层对企业大学所发挥的作用的期望值非常高,如果期望值过高,我们就要对其做出有效的管理。员工的业绩、努力程度和期望值的管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大学应该做出相应的设计和管理。
另外,和企业大学的定位和设计理念相关的,就是看它是不是能真正帮助员工做一个全面的提升,因为不同的企业大学的理念不同,操作方法也不同。TCL的课程设计当中有非常大的比重是放在素质层面、心态层面,甚至是人文修养层面。所以“有用”是两方面的,一个是对当下和未来都有用,另一个是对员工和组织团队都有用。
在企业大学里“学习”终生
郑世红:在企业大学中,我们很少使用“培训”这个词,更多用的是“学习”。这两个词不太一样,学习是主动的,培训则有些被动。我们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职业提升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会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找出哪些是人才缺失的地方。实际上从整个发展过程来说,我们学院是一个综合平台,能够帮助员工提升他所缺失的技能,这样就能保证他能“有用”,并且符合公司的要求。
赵克欣:从培训到学习,中间是一个过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且要尊重客观规律。我们都听说过“终生的学习”,却没有听说过“终生的培训”。我不太愿意谈到培训管理,因为培训是一个自外向内的、非自发的过程。只有终生的学习是自发的,而且不会老化,还能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培训却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
为了使培训的成果能够尽可能地接近于学习带来的效果,我们采用了四个模块的培训。第一个是强制执行,诊断出组织存在的问题,如果培训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求全国范围内全面强制执行,最大限度地避免潜在的风险;第二个是网络学院,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界限,一直把信息传输到终端;第三个是室内执行,分为从组内需求到组内学员现场互动的体系培训,和针对员工岗位生存发展的公共课程;最后一个模块就是我们优秀的教师团队,公司内部再也没有人比他们做培训做得好,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
邰慧:其实整个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开始了解需求和学习培养这些内容的方面,以及后续的效果跟踪。那么在培训之前要有非常完整的规划,而且后期要做一个非常长期的跟踪工作,从跟踪工作中发现是否形成了企业希望形成的理念,所以这是全方位、立体化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面向初级、中级、高级经理培训做出各自的培训体系。像惠普,针对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培训项目,这些项目都是量身定做的,而且会定期进行。我们还有一套网络的电子版培训教程,并根据人的特点进行一对一的特别培训项目。另外,还利用高管层集中开会的时间,进行共同的学习和切磋。公司的这种研讨会总是会持续的,学习也是复合式、综合式的学习。总之,不学习是不行的。
企业大学两大价值:自我优化,预防老化
赵克欣:人也好,事也好,只要存在,就永远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怎么解决现在和未来所面对的问题,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在我看来,解决的方法很难找到,因为只要人和事发生了一丁点的变化,我们所要面对和处理的事情就会凭空地出现很多的变数,我们无法用一个静止的方法处理一个变化的环境。任何一个人和组织都会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据说全球有些企业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有些甚至超过200年,但是这些企业为数非常少。这是为什么?因为市场格局有深刻的变化,组织能力也会老化。事实会层出不穷,方法也要推陈出新,那么作为能够掌握方法的人,我们要不断地进行自我优化,这样才能避免老化,尽量延长老化的时间,延长得越久,我们和我们的组织就算是取得了胜利。
饶俊:我们可能要对人才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做一个盘点,了解每个员工的长处和短板,然后再做培训,把外面的专家和我们内部的精英分子结合起来,把我们的培训课程设计得更有效,更加有用。而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培训后的跟进,即培训到底能不能为员工带来改变,员工通过培训能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我们企业大学存在的最大价值。
贾晶:我有个建议,就是说能不能成立一个能被公众认可的、有公众权威的机构,由我们来建立机构标准。特别是现在已经有许多专家在研究有关企业大学的各种指数,对我们企业大学非常感兴趣。如果我们成立一个能被权威认可的公众机构,提供企业大学的资质和认证,我觉得对指导商学院的建设有很大帮助。我希望我们能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把中外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吸纳进来,构建这么一个体系,以后成立的企业大学也能通过这个标准做一个认证的目标,这对于我们整个企业大学体系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