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探访农村经营单位,与小CEO们畅谈。有位小CEO告诉笔者:去年没有完成任务,业务增长比上年下滑10%,根据承包合同,有相应的扣罚。他对笔者表示,虽然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但结果还是让手下的员工比较无奈。
笔者了解到,原来他所辖的服务区域有多家大企业搬迁,这些大企业的电信业务比重占分局的20%以上,照此推算,他的分局业务量可能同比例下滑,但事实上没有。他们通过积极挖潜,绞尽脑汁,甚至牺牲节假日,挽回了10%,应该属于有功之臣。可考核评价却不遂人愿。
考核标准就是游戏规则,体现公开公正。然而却常常会让被考者有不满、不公平之感。笔者以为,可以从能量是否守恒方面找找症结。
从科学意义上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就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因此,笔者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强企业的“能量守恒”管理。
一是强化预判。每年年初,管理者不能层层发包了事,而要事先做好多种针对员工、客户实际情况的攻略,加强与一线的平等互动。被考核者要积极跟踪和把握客户动态信息,及时反映实情,争取更大的胜算。上下之间,一定要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摸清诸如动能、势能与其他能量转化的路径,不骄不躁,不墨守成规,建立控制经营风险的平台。此外,还要降低可能出现的各种“能耗”,如学习能耗——员工投入在学习各种新业务、新规定上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关联能耗——客户接受消费提升业务所连带影响的消费习惯、设备增加等问题。另外,
企业管理者还需掌握资金消耗、价值消耗等能量消耗的规律,帮助员工提高工作预判能力。
二是回归常识。眼下,曾风光一时的O2O处于胶着情状,社会上一些风险投资在O2O上“有家难回”,甚至血本无归。许多电信企业新年都在积极推行新商业模式,但尝新不可违背常识,因为任何一个全新商业模式的尝试,都需要在感知、认知和执行上付出转换的成本能量。笔者在采访苏南桃农时,发现有些桃农认为做电商“很无趣”。他们表示,高端客户喜欢眼见为实,甚至现场到桃园来采摘。有些尝试做电商的桃农因为网站维护麻烦、物流运输影响桃子品相,以及网络盲目压价等问题已经得不偿失。
三是
绩效引导。
绩效管理不仅仅是绩效考核,考核往往在工作的结尾出现,而管理应该注重过程,最佳状态应该是全过程、精确化、可控式的管理,期间还要动态地调整考核尺度。而现在,由于绩效导向问题,承包可能在层层下转后变形、变味,甚至是“空头承包”,有的员工没有体验到承包的激情和快乐,做不好业绩的索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承包者占着区域优势,即便等客上门也能轻易完成承包指标。还有的单位各类能量不平衡,势必造成员工之间的心理落差,出现“鞭打快牛”、“放任慢牛”的现象。绩效引导,必须在流程简化、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模式清晰、操作便捷的前提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