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VS非家族企业,谁更有优势?
知识库 > 组织管理 > 正文 895 2012-04-03 15:20:12

 擅观者,不以偏概全;擅用者,会扬长更会避短。  而家族企业却一直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  一说到家族企业,人们往往头脑中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夫妻、兄弟或亲戚一起张罗一起干,有好处大家一起分,彼此之...

 擅观者,不以偏概全;擅用者,会扬长更会避短。

  而家族企业却一直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


  一说到家族企业,人们往往头脑中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夫妻、兄弟或亲戚一起张罗一起干,有好处大家一起分,彼此之间的情感约束甚于制度约束,往往是路边店或者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干了好多年依然是路边店或者小公司。一言以敝之,就是兄弟班子。


  而一走进家族企业,人们往往又会升起这样一种感觉,在这里的人几乎和老板都有关系,说话办事一定要注意背后的眼睛,就算你职位高,对方只要和老板有特殊关系,你的话他可以当耳旁风,但他的脸色你必须得看着。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不是以能力论高低的。


  也正是因为家族企业的这些特征,所以许多有志者从来不进家族企业,一些家族企业也从来不登大雅之堂,就算登,也往往要用另一张遮羞布把自己的家族企业性质盖起来。


  应该说,无论人们报什么的态度与说法,家族企业人情浓厚制度缺失、任人唯亲等弊病确实存在。在我国星罗棋布的企业中,家族企业占据了其中95%的市场份额。


  但并不是所有的家族企业都无一是处,从早期的希望集团到今日的汇源、康师傅,说白了,都是家族企业。再往大说,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据统计,约有40%以上也都是家族企业,耳熟能详的麦当劳、欧莱雅等巨头就位列其中。


  由此可见,家族企业也不都是弊病。希望集团成功的原因正是兄弟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一些小企业之所以是家族企业,是因为除了“齐家平国治天下”的文化传统,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以及相濡以沫的夫妻情分,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让班子有钳子扭不开的凝聚力,而这也正是许多企业能生存下来的最大动因。


  所以,面对家族企业这样一个广泛存在的事物,简单地说好与不好,都是不理智的。只有辩证地看其存在,正视、分析其两面性,才能让其优秀的基因继续服务广大企业,并把其自身携带的不良基因也有效的剔除掉。


  而这就得提起与家族企业相对立的群落——非家族企业。


  相对家族企业,非家族企业的优点是一般不会有浓郁复杂的人事关系,是优秀的人才通常会有晋升空间;而其弊病则往往是制度僵化,远远没有家族企业的人性化和凝聚力。


  因此,面对这样两个皆有优缺点的群落。一个企业要想高效持续健康地进步,就必须揉合双方的优缺点。不是家族企业的,老板要想办法把其办成“家族企业”,让团队如兄弟;是家族企业的,老板要想办法把其变成“非家族企业”。一切按游戏规则来运作。


  家族企业变成非家族企业,老板就不能随便搞一言堂;用一个人与否就不能以他是否和我是亲戚,是否是自己人来衡量;奖惩也不再是简单地凭感觉,而要凭大家定下的制度。制度完善与否是衡量一个家族企业非家族化的重要标志。社会化程度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家族企业非家族化的重要指标。所以,面对一个制度严密化、岗位职业化、利益大家化、责任社会化的企业,纵然其依然有大量的家族成员在其中从业,其实已经非家族化了。


  相反,非家族企业家族化,最重要的是要在制度的基础上加入人性,职业化的基础上加入凝聚,大家化的基础上添入个性,社会化的基础上重视细节。当一些抓单的员工可在公司过集体生日时,当一些受到惩罚的员工,得到上司的慰问短信时,当车间工人正热得喘不过气来时,接到上司递过来的冷饮时,其因制度程度被硬化的心就因人性的加入而更有力量了。


  李明利本人认为,家族企业什么时候非家族化,非家族企业怎样有家族的味道,要看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一个刚刚开始创业的家族企业,赶潮流非家族化是愚蠢的;一个非家族企业不顾原则去搞家的味道,也是不明智的。


  可以确定的是,懂正奇之变方能用兵,得刚柔之道才可无险。方太家族企业家族化而成其强,汇源家族企业不家族化则有人才之忧;国际巨头制度化如钢而又喜欢浪漫成其广,部分企业制度化如生铁有硬无软致其脆。所以,如果把家族企业比作水,那非家族化就是山。听人说水不净,所以不近水,就是无知;听人说山巍峨,就以山独尊而自居,就是自大。只有知山识水,随己之用让山近水,水绕山,山水之间,自然就诞生名士了。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