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绝非易事
知识库 > 组织管理 > 正文 876 2012-04-03 16:55:03

 不少企业在导入精益思想,变革制造系统之时,都会引发企业内部的争议,乃至抵抗,人们怀疑企业的员工们和管理者如此地努力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连日加班,已经将日产量历史记录多次刷新,要是有什么妙...

 不少企业在导入精益思想,变革制造系统之时,都会引发企业内部的争议,乃至抵抗,人们怀疑企业的员工们和管理者如此地努力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连日加班,已经将日产量历史记录多次刷新,要是有什么妙药能够提升他们的产能绩效当然是好,但是要通过导入变革性的管理模式从天而降地取代他们的以往经验,着实另人难以接受。即使管理者们亲眼目睹过成功的改革例证,眼前所见的模板所激发的一丝冲动和向往,还是难以抵挡管理者们匆忙中日常习惯的“碾压”。对企业而言,变革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可以不做,但竞争对手会去做。

  变革之必然

  成为精益企业,在全球制造业中已不是什么新奇和壮举,它早已成为衡量其能否跨入世界级企业的衡量标准之一。正在构建世界工厂的中国企业,目前即使还未考虑到能否挤身进世界经济循环圈中,也能够感受到自身竞争力岌岌可危的压力。国内导入精益变革的企业有的是身处于变革的大氛围中,例如汽车业;有的多年苦于成本高,效率低下,终于寻觅到了秘药良方;有的迫于快速成长的竞争对手所带来的效益和效率指标的压力。以上无论是成功的企业,还是正走向成功的企业,导入精益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更准确地说,是为了成长,以及适应环境。

  企业的生产系统在运作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套自身的管理模式,例如自身特有的品质检查返工制度、员工薪酬奖罚制度、作业方式和信息传递、供应商管理等等,这样的管理模式在阶段竞争中形成了获得竞争优势的坚实基础,因而确立了其行为在当时的合理性,任何挑战这一模式行为,组织内部的文化都会予以抵制,即使环境发生了变化也不例外。一些企业拥有经验丰富,头脑灵活的调度,在缺乏送料作业标准的情况下,通过他们的协调可使每日备料、领料延误的生产时间缩减到最少。一些企业靠奖惩制度、员工经验、交货期的压力、以及一系列返修措施,来保证出厂品质,并形成了一套习惯模式。原有的效率抑制了创新。随着市场的扩大,对产能要求的提升,领料延误生产时间变得越来越显著,精明的调度也无能为力。随着新的竞争对手的进入,居高不下的制造成本,很可能导致市场细分格局的改变,威胁将至,竞争者之间的平衡即将被打破。

  企业需要一个预警系统,行之有效的预警系统应在其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能发现。因为威胁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不会自动展现出来,由组织自检非常痛苦,甚至是破坏性的,通常与组织文化相悖,因此组织运行系统并不能承担预警的任务。预警需要勇气和敏锐的眼光,因而应由高层管理人员来承担,他们应时时留意一些重要的预警信息:

  >公司的销售利润是否在下降?

  >公司是否丧失了产品的定价权?

  >原有的竞争者是否正在扩大市场份额?他们运用了何战术?

  >是否有新进入的竞争者?

  >产品的销量和利润之间是否还保持着原有的关系?

  >组织流程是否还具有敏锐的反应力?

  >你最近凭直觉是否决策失误?

  这些信号,或细微,或明显,都能向管理者们警示,威胁竞争优势的因素可能已经迫在眉睫。这些信号的出现,至少可以促使企业对隐藏其下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和诊断,当然不仅仅是生产系统。

  企业越是成功,就越难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变革如此之难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导入精益生思想变革生产方式过程中,肯定会被很大一部分人视为不合理,不管生产方式的变革的策划与论证多么完善,因为人们凭直觉对变革价值的判断是很难证明的。例如企业中会有很强大的势力认为,必须投放大量的中间在工品才能保证产量的提升,要是有什么方法用原四分之一量的在工品,达到同样的产量是不可能的。企业规模扩大,必须扩建仓库,否则生产无法运转。他们认为这样的变革不可行。

  任何方面的变革都会产生一连串相互关联,又很难预料的必然改变。节奏化多能化的作业方式会使原有的计件工资制变得不适应,而且须规划出新的基层员工培训体系,方能保证变革的效果持续优化。

  在变革问题上做出决策,管理层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首先必须放弃促成过去成功的惯例,代之以不确定的,未经实践验证的政策,其为风险之一,这就足以使管理层可能在能够预知变革需求之时放弃变革。风险之二,即使管理层明智地做出了决策,并为新模式的导入准备好了一切资源,变革过程中还可能因管理层领导力不足而导致变革失败。

  对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制造业来说,实施精益变革,成为精益企业,与其说是企业管理层须预知变革的需求,不如说须顺应全球制造管理水平提升之大势。在竞争压力下当变革的需求变得如此明显,以致整个组织都可以察觉的时候,企业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上的竞争优势往往已经丧失殆尽。


  变革中的领导力

  管理与领导并不相同。管理职能在于管理企业应该做的事情,领导职能则在于激励企业做应该做的工作。一般而言,这两种职能互相联系和渗透,甚至连管理者(领导人)自己也很难认识到其间的区别。然而,在强有力的管理者与领导人组合中,以及在成功推动的变革过程中,两者的差异会清楚地显现出来。

  新的生产方式的导入、维系、优化需要基层员工的全员改善,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变革的舞台会使各级管理层中的促进者、观望者、怀疑者、反对者等不同角色会迅速显现出来,对于这些管理人员的评价需要与以往不同的全新视角;变革工作的展开会打破管理者眼中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在这些问题面前,管理者如果注重的是维护和保护组织现状,因为企业群体没有要求他们发起或推动变革,他们的领导地位可能会得到巩固,但企业组织会最终消亡,因为它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

  优秀的领导者在领导一个群体之前,必须首先属于这个群体。对于已经为群体所接受的理念和行为标准,领导必须比其他任何成员更遵守。做不到这一点,无论他有多大的才干,也起不到领导作用;优秀的领导者须在企业所及的范围内,确定企业目标及行为标准,并促使企业接受和认同,在必要时改变企业内部关系,为新目标获得企业认同、实现创造条件,包括利用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

  优秀的领导者不但要管理企业,还要管理企业的变革创新。维持现状获得的效率与打破现状需要的创新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领导者须不断艰难权衡于矛盾之间,现代企业里。即使是实力强大的公司,创新也更多来自于外部,因为外部力量会有效地帮助领导者更准确地把握变革时机,正确地设立新的目标及行为准则,确立新的关系。

  阻碍企业发展的或许并不是我们未知的事物,而是已知的东西。自精益生产系统诞生以来,几十年中全球制造业舞台风云变换,精益制造的重要性至今仍清晰如初,然而精益变革仍被很多我们的已知和习惯所束缚。变革本身绝非易事,我们不能墨守一个阶段的成功模式而使变革变得更加困难,管理需要远见。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