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企业变革管理能力
知识库 > 组织管理 > 正文 880 2012-04-04 11:34:01

市场包括消费者、客户、供应商、技术、投资者、政府等各方面的因素,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都可能转化为对企业变革的要求。能否管理好这些变革,尤其是重大变革,是企业在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变革管理的难点和目标...

 市场包括消费者、客户、供应商、技术、投资者、政府等各方面的因素,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都可能转化为对企业变革的要求。能否管理好这些变革,尤其是重大变革,是企业在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变革管理的难点和目标在于平衡好变革与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听起来似乎像社会改革的政治口号,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同样适用。要平衡好这三者的关系,首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企业。第一种角度是逻辑角度,即把企业看作一个能把输入变为输出的“机器”。第二种角度是政治角度,即把企业看作一个由拥有不同目标和利益人群组成的集体。第三种角度是社会文化角度,即把企业看成一个由社会的人组成的、具有一定行为准则的小社会。在管理变革时,如果忽视任何一个角度,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具体来说,为平衡好三者的关系,首先要确保变革逻辑正确。变革最大的逻辑性就是变革要以发展为目的:改进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效率。如果变革本身只是个零和游戏,不产生增值,那么变革就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逻辑性体现在变革要有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合理的策略、较为详尽的计划和时间表、数据支持、具体的制度支持等。但变革具有逻辑性只是确保变革能成功的一小部分,因为它只解决了变革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要想解决变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企业是非常关键的。变革毫无疑问会导致企业内部不同员工群体的权力利益的再分配。即使变革从总量上会增加整个企业的价值,如果在此过程中某一部分人反而会丧失一些权力利益,或者只是相对少地增加了权力利益,那么变革也会受到顽强的阻力。从社会文化这第三种角度来看待变革是确保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大变革不是以企业业绩在短期内达到预期水平为终结的。只有当企业内员工及与外部相关的人员(如股东、投资者、社区等)都充分地从思想上理解了此变革并在行为上给予支持时,变革的成果才可以长期维系。不然,旧病复发的现象很容易出现。这一角度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要充分意识到企业的社会文化惯性,没有足够的启动力量是无法克服这一惯性的。故而创造变革的需求即危机意识非常重要。企业的社会文化特性同时要求变革缓行。任何重大变革在微观上都是一点点实现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尤其如此,操之过急只会欲速则不达。为了应对未来重大变革,企业应在日常运作中着意培养和提高企业的变革管理能力。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整天生活在不确定性之中。在变革时,让参与者明白什么东西不变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经营策略、组织结构、企业领导等都是可能频繁发生变化的,但企业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是不应频繁变化的。当重大变革来临时,它们会起到维系组织的作用。


其次,要建立开放式的信息沟通系统,尤其是企业内部人员与外部市场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要畅通。这样做能确保企业内部人员的思想不与外部市场脱节。当外部市场变化时,企业内部相关人员会自动生成部分变革原动力,减少变革的阻力。这个信息系统同时要起到变革预警机制的作用。


第三,是培养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即人与人之间及企业与人之间的信任。单个变革不可能让每个团体都同时平均受益,更多的情况是让一部分人短期先受益,并通过一系列的变革从长期确保每个人的最根本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尤为重要。没有足够的信任,就没有人愿意承担给予别人先发优势的风险,变革只能采取平均主义的方式而限制了变革效率。


第四,要注意选拔有变革精神的人员配置在中高管理层上。有一个二六二原则讲得很好:对任何变革来说都有大约20%的人支持,20%的人反对,剩下60%的人观望。变革的关键是要使支持变革的20%的力量强大,以这20%的强大力量去影响和争取60%的中间派,如果中高层领导都在这20%的支持变革的人群里,那么变革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在选拔中高层领导时,应注意他们过去在变革中的表现。一般来说,这方面过去的表现是其未来表现的良好指针。


最后,要注意使组织设置具有灵活性即易变。比如说,过分细化的组织结构及泾渭分明的职责分工会使企业变革难度增大,而采取跨部门小组等方式就会灵活得多。这对企业中高层领导的思想意识及管理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把以上这些方面在日常运作中未雨绸缪,企业在应对重大变革时会从容很多。对于快速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来说,变革管理的能力将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企业家来说,变革管理才是真正的挑战,同时也只有善变的企业家才能称为真正的企业家。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