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应对员工职业倦怠
知识库 > 招聘管理 > 职业生涯 > 正文 882 2012-04-12 17:35:23

 内容摘要: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的一种流行病,它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应对职业倦怠的措施。  关键词: 职业倦怠 人力资源部 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内容摘要: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的一种流行病,它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应对职业倦怠的措施。

  关键词: 职业倦怠 人力资源部 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人的因素在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转型,组织中的个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职业倦怠这一盛行于西方上世纪70年代的现象在我国已经逐步显现出来。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员工有70%的出现了轻微的职业倦怠,而有39.22%的员工出现了中度的职业倦怠,13%的员工出现了严重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由F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其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 、去人性化( depersonalization ) 、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 3 个维度构成。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职业倦怠会给组织带来极大的麻烦,工作没有激情,反映迟钝,消极怠工,经常迟到,容易和同事发生口角等。

  二、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组织的,个人,有外部环境的也有,自身的。归纳起来一般包括这样几种:

  1、传统的价值体系与现有的社会价值体系的矛盾。中国存在着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左右着我们。父母望子成龙,望的不是名:当官,就是利:金钱。然现实生活中,能当大官,赚大钱的毕竟是少数,这种价值体系下所诞生的压力必然使得我们独木桥难过,仍然向独木桥迈进。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必然导致心理压力的增加,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2、职业空间的发展限制。我们很多企业没有给员工足够的职业提升的空间,当其在某一个岗位呆的时间过长,而有得不到提升,必然产生心里的厌倦,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负面的情绪也在逐渐加剧,从而产生了职业上的倦怠,表现出消极工作,无精打采等现状。

  3、组织的文化价值与员工的不协调。员工本身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文化不协调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特别活泼的性格的人,在一个比较严肃的文化背景下的企业一定会觉得特别闷。再比如员工的不满不能得到组织的及时沟通,或者被组织认为是无理的,相反,员工会觉得企业是迟钝的,或者是不关心员工的。

  4、组织激励体系的欠缺。当员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时,组织对其激励的反映很迟钝,员工几乎听不到一句表扬的话,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努力的员工因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奖励或职务提升而消极怠工。

  5、工作本身的刺激。当工作量突然加大,这时会打乱了员工原本的办事程序,再加上一些环境的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等都会使员工产生职业倦怠。

  当工作量过小,突然一段时间没事情可做,特别无聊的员工会觉得工作干的特没意思。

  当工作长时间的简单重复,也会觉得厌烦。这样的工作由于没有挑战性,也没有激励性会带来职业倦怠。

  6、个人或家庭的原因。个人有时也免不了出现一些影响工作的情况如恋爱危机,人际关系危机等。都可导致员工某一时间段情绪出现波动,家庭的原因如婚姻危机,子女问题,父母抚养等等,这些都会让员工无法安心的去工作。

  三、人力资源部对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在明确了员工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后,我们着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主要包括下面这些方面:

  1、建立员工的职业化发展通道。HR应为员工量身定做一套符合员工自身发展轨迹的职业通道,注意要跟员工多沟通,了解其发展趋向。例如华为为员工设计的双轨职业通道,专业技术类的、管理类的都能有上升的空间。

  2、实现岗位轮换和工作丰富化。岗位轮换是指让员工在同一水平的职位上轮换工作,通过多样化的职业活动,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丰富多种专业领域的经验,帮助员工全面发展,提升职业价值。日本索尼公司等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就经常采用轮岗的方式来培养和锻炼接班人,尝试通过多种工作历练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职责和内容的纵向扩张,它增加了员工对计划、执行以及工作评价控制的程度。丰富化后的工作允许员工以更大的自主权、独立性和责任感去从事一项完整的工作,并提供充分及时的反馈,帮助员工适时评价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3、改变产生倦怠的应激源。在最近的商报和南北人才网公布首份宁波企业管理者痛苦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上级总是不信任我,授权不充分”和“公司预定的工作目标过高”是最痛苦的应激源。因此作为上司和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应尽可能突出情感化的管理特色,真正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不是一味地施压;尽可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为员工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使他们的郁闷和疑惑得到及时的排解;同时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员工的成就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冲员工的心理压力,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怀。但这是不以员工的意志为转移的。

  4、实施EAP(员工援助计划)。2002年在美国所做的调查表明57%的企业对其员工实施援助计划。74%的认为该计划有效。

  目前世界500强中,有90%以上建立了EAP.美国有将近四分之一企业的员工享受EAP服务。经过几十年发展,EAP的服务模式和内容包含有: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灾难事件、职业生涯困扰、婚姻家庭问题、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减肥和饮食紊乱等,全方位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

  完整的EAP包括:压力评估、组织改变、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压力咨询等几项内容。具体地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针对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本身去处理,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第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第三,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即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

  5、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避免出现大锅饭现象,必须对业绩优秀者进行及时的奖励。这就需要有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公正的激励体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6、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大部分的员工都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愿望。可以满足员工的自我提升的需求,同时培训一些人际关系,情绪治疗的课程能缓解员工对工作应激的应对能力。

  总之,职业倦怠是一种客观现象,我们虽然无法完全的避免它,但我们只要合理的加以引导和协调,使其控制在最小的危害范围内,从而保证组织的有效的快速的运转。

  参考文献:

  1、包艳:《工作倦怠成因的组织社会学分析》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10期

  2、王晓春:《面对职业倦怠,企业和员工能做什么》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10期

  3、王永嘉:《事件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4、李煜张国平《员工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及对策》载《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7年第10期

  5、李建中《人力资源部门如何有效干预工作倦怠》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10期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