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是家
知识库 > 企业文化 > 正文 881 2012-04-10 14:06:12

又是年终岁末,又到了想家的时刻。在企业文化中,家文化一直存在争议。海底捞的家文化成就了海底捞的辉煌,而2004年某公司裁员的时候,柳传志先生也公开回应企业不是家。那么,企业究竟是不是家呢?希望本文能够...

又是年终岁末,又到了想家的时刻。在企业文化中,“家”文化一直存在争议。海底捞的家文化成就了海底捞的辉煌,而2004年某公司裁员的时候,柳传志先生也公开回应“企业不是家”。那么,企业究竟是不是家呢?希望本文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近日,笔者拜读了黄铁鹰老师的畅销书《海底捞你学不会》。书中讲述了海底捞的很多成功因素,但是笔者更为海底捞的“家”文化所深深感动。

海底捞的成功秘诀是“把员工当成家人对待”,其核心便是“家”文化。为了创造“家”文化,海底捞采取了很多很多实实在在的措施。比如给员工租正规楼房而非餐饮行业通常的地下室;房间有空调,暖气,电视,电脑,书籍;有配置的专人给员工打扫卫生,换洗被单,员工们享受实际上的星级服务;过年过节慰问员工的同时还能想到员工的父母,每月给中层干部的父母发放补助;优秀员工的家人有机会参加公司组织的旅游;甚至还在老家创办了海底捞学校,解决员工子女的上学问题等等。海底捞的这些具体举措,让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成就了“家”的文化。而“家”文化则造就了海底捞的辉煌。

然而,海底捞的“家”文化不禁让我回想起前些年互联网上那一场关于“公司是不是家”的大讨论。

2004年,国内某著名IT企业因为战略调整而进行了裁员,很多员工被迫离开了这家工作时间或长或短的公司,包括一些刚买房或妻子怀孕导致经济压力很大的员工。一位员工将自己所亲历的感受写成《某某公司员工亲历某某公司大裁员:公司不是家》的帖子发在了互联网上并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最后柳传志先生还对该帖子进行了回应,并表示员工“不能把企业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必然的”。

“家”文化成就了海底捞;某某IT企业不是“家”文化也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在热闹的背后,我们冷静的思考一下,企业究竟是不是“家”呢?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企业不是“家”!

“家”是什么?

我们首先思考一下什么是“家”。“家”是指有着血缘关系或夫妻关系等特定关系的几个人在一起生活的地方,这几个人称为“家人”。“家”是家人一起生活的地方。“家”也是家人休息、恢复体力和脑力的地方。“家”更是家人互相安慰,抚平伤痛的地方。因此,“家”最核心的定义是一个休息、互相安慰的场所,它没有也不应该有经济关系、等价交换等市场元素掺杂在其中。“家”不是一个经济主体,不需要参与社会上的经济竞争,也不会以经济状况来衡量一个“家”的成败。虽然家人都需要付出劳动去获取报酬来维持“家”的各种开支,但是我们不会根据家人的经济贡献来给他分配食物或者其他享受,更不会因为小孩没有经济收入而对他嗤之以鼻。相反,我们会给予经济贡献没有或者很小的小孩、老人更多的照顾。

此外,“家”还是一个最宽容的地方。我们会帮助、指导家人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生活。即使家人犯了错误,我们会帮助他改正错误并和他一起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在家人成功时,我们为他鼓掌、喝彩;家人失败时,我们给他安慰、鼓励。我们不会因为家人的过失而将其开除,同样,我们也因为外人的成功而将其吸收为家人。

然而,企业的定义和使命则与“家”的定义和使命是大相径庭的。

企业是什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核心的定义是“一个追求盈利的经济组织”。也就是说,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并追求盈利,企业的使命是利润最大化。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及时整合各种资源,生产出产品和服务,并销售给用户从而获取其中利润。企业还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销量,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而员工就是企业需要整合的各种资源之一。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企业和员工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等价交换关系,企业用一定的薪酬福利等成本来交换员工一定时间的劳动并使员工的劳动为企业创造价值,贡献利润。既然是一种等价交换关系,交换双方都需要衡量自己的交换是否合适,是否值当。因此,当发现员工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或者创造的价值小于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酬福利等成本时,企业就会辞退员工或者调岗降薪。同理,当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大于企业提供的薪酬福利时,员工将会另谋高就或者要求加薪进爵。总之,作为劳动力市场中理性的双方,不管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希望自己在交换中“不吃亏”,保持合理的性价比。因此,不管遇到企业集体裁员,还是员工集体跳槽,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们都不值得大惊小怪,仅仅是双方理性选择使然!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必定会追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人力资源也不例外。为了让员工能够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超过企业为其支付的成本,企业需要制定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并进行奖优罚劣。优秀的员工会获得奖励,而犯错误的员工将会受到处罚,罚款、降薪、解除劳动合同,甚至被追究民事或者刑事责任。

企业不是“家”

“家”需要容忍家人的各种错误,“家”也需要承担家人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会弥补家人的过失,即使家人生老病死时,我们也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然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性决定了企业不能容忍因员工的错误而带来的任何损失。员工的错误和过失一定会受到企业的严厉处罚,包括罚款、降薪、开除。并且当员工不能创造大于等于其薪酬福利成本的价值或者影响企业的利润获取时,企业只能无情的将员工抛弃,哪怕员工是在生老病死中。

这不能怪企业。因为企业要面对股东的压力,还要面对同行的竞争。企业只能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利润,保障其顺利、快速的发展,从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如果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不管是被股东解散,还是被竞争对手干掉,企业最后的命运必定是“死亡”。而企业的“死亡”也必然带来大批员工的失业、丧失收入,更谈不上“家”。

当然,员工离开某个企业后需要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去寻找其性价比合适的企业。如果不能如意,需要由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来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企业不会也不能承担与其性质不匹配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企业不能承担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和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组织,企业根本就不是员工的“家”!

企业貌似有价值员工的“家”

当然,现实社会中,企业不能赤裸裸的表现出这种劳动力市场上“等价交换”的本质关系,而是需要披上一层“家”的外纱,展现出温情脉脉的一面。所以企业要搞薪酬福利建设,完善对员工的各种回报体系。比如海底捞的集体宿舍、组织旅游、父母补贴等,包括还有企业对优秀员工百万奖励或者奖励车、房等等。企业的这些措施貌似让员工有“家”的感觉。然而,企业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员工潜力,提升员工效率,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就是说企业采取这些措施的前提是认为采取这些措施能够让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并且企业的这些措施也仅仅是针对有价值的在职员工。企业认为性价比不合适的员工将被淘汰,被淘汰的员工与这些优厚的薪酬福利措施无关,不能享受“家”的温暖。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可以看成是那些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员工的“家”!这些员工能够享受到企业提供的某些“家”的待遇,感受到某些“家”的温暖。

 

企业不是“家”,但是可以让有价值员工产生“家”的感觉;员工不会是企业的家人,但是可以通过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而享受某些“家”的待遇。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