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机构遭遇岁末"离职潮" 编辑待遇低压力大
资讯 > 热门 > 正文 885 郦亮 上海青年报 2012-11-28 18:52:22

参观书展的市民络绎不绝,殊不知服务书展的人越来越少。记者 马骏 摄  感谢您过去一年对我的支持,我要离职了……前几天,本报记者的邮箱出现了北京某民营图书公司编辑小王的离职通告信。记者印象中,这个小...

image

参观书展的市民络绎不绝,殊不知服务书展的人越来越少。记者 马骏 摄

  “感谢您过去一年对我的支持,我要离职了……”前几天,本报记者的邮箱出现了北京某民营图书公司编辑小王的“离职通告信”。记者印象中,这个小王过去5年间已跳槽了3次。据本报调查,随着今年岁末的来临,出版机构纷纷出现编辑“离职潮”。书越来越难做,老板越来越抠门,压力越来越大,正成为图书编辑“无法留恋”的原因。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岁末离职潮:

  该是了断的时候了

  “岁末的时候就想离职,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小王对本报如是说。自几年前大学毕业后,她就在几家民营图书公司间不断跳槽,在圈子里混了一个脸熟,不过她发现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压力总是那么大,钱包总是那么瘪,因此总有离职的冲动。

  不过小王告诉记者,她这次离职多少有点“从众主义”,“周边几个比较要好的同事都想挪个地方,我也就觉得一个人留下没啥意思了。该是了断的时候了。”于是,小王所在的图书公司在这个岁末俨然经历了一次“大换血”。

  最近,记者常常接到来自出版机构的电话,开头总是自报家门“我是新来的,前任某某某刚离职,以后由我负责和你联系”。而就在记者尚未记住这个新编辑的名字,他又跳槽了。

  岁末临近,各出版机构正在经历“离职潮”。据中国教育出版传媒的总经理李朋义披露,一家知名出版社最近遭遇多达50名员工离职,出版社几乎难以为继。

  “压力山大”:

  并非谁都能遇到“莫言”

  薪酬是一个永远的痛。据记者了解,现在出版机构的薪酬多与效益挂钩:图书编辑的底薪一般很低,奖金则依据所责编图书的销量计算。近年传统书业不景气,这些编辑的收入自然低得可怜,普遍月薪三四千,很少能过万。

  “上个月看新闻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能给出版社带来几千万的利润,相关责任编辑也会赚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销量也达到了200多万册。但这种机会太少了,谁能遇得上呢?”小王在这一年担任3本书的策划编辑,两本亏损,一本打平,收入堪忧,“这样下去,房子都快租不起了,更不要说靠工资买房了。”

  按照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的看法,在当前的不景气之下,只有5%的图书暴利,10%的书亏损,剩下大多数为持平或略微盈利,这使得图书编辑收入岌岌可危。一份调查显示,2011年图书编辑年收入平均为44393元,属于偏低水准。

  除了经济压力之外,编辑们还需忍受超强的工作压力,这在民营图书公司尤为明显。本报记者熟识的一位民营书业的推广编辑曾透露,她拿着4000多月薪,为了宣传一本书,一个月有时要跑五六个城市,既要让大牌作者在异乡吃好睡好,还要接洽当地书店和媒体,回来后仍要搜集报道,并且时不时得看老板的脸色。“出版机构真的没啥好留恋了。”

  未来堪忧:

  人才流失加剧书业急功近利

  经历了岁末“离职潮”的出版机构,势必面临招工难的局面。记者注意到一些出版机构,尤其是民营书业的入职门槛逐年下降,过去非文学硕士不招,现在越来越多专业非对口的低学历者也被欢迎前来大显身手。同时按照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董事长朱大平的观点,人才严重流失,带走的不仅是出版机构的作者和渠道资源,还将带来公司口碑恶化、群体性跳槽、业绩大起大落等问题。

  在此情况下,被逼急了的书商们出书更趋急功近利,常常出现“砸巨资搏一本书”的情况。至今被圈内人视为笑谈的是,曾有一位书业老板去跟某著名作家谈新作出版之事,为了拿下这本未来可能的畅销书,老板当面拿出一张500万元的支票,结果惊得对方不敢马上答应,急吼吼之状可想而知。

  也因为书商们急功近利,编辑们已经领受到老板越来越难看的脸色。编辑人才流失导致图书质量下降。今年至今,在读者中享有影响力的除了莫言的几本书之外,似乎已找不到一本像过去《品三国》那样全民阅读的图书了。“随着一些名社大社的著名编辑的逐渐退休,过去编辑培养的机制受到挑战,人员流动加大,不少出版社的出版质量也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声誉越降,收益越低,就越留不住人才,这个可怕的循环值得业内关注。”出版人李德明对记者说。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