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节目该如何为青年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最合适?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一直在尝试:2012年年初春暖寒门特别节目,为贫困学生打开心灵之门;下半年又连推海内外专场,把关注目光投向海...
聚焦海外求学形势,服务年轻海归就业
在“留学风”盛行的今天,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攀升,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成了海归的“难题”:“国内的招聘什么样?”“我有一年留学经验,会不会比别人多点优势?”“我女儿在国外六年了,她到现在都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回国找工作”……诸多观众和网友找到《职来职往》节目组咨询。
众多海内外求职者困惑于自己的未来,他们需要一个真正挖掘他们潜质、帮助他们就业的平台“推销”自己,企业亦需要一个好的平台为他们“百里挑一”。
2012年10月5日,全程赴英外拍、众多知名企业加盟的《职来职往》英国专场如期播出。这是《职来职往》开播以来的第一次以“专场”形式呈现的特别节目,也是全国所有求职节目中的首创。选择英国,不仅是因为恰逢奥运年,更是因为今年英国签证政策改变,一大批海外求学者面临着找不到工作必须回国求职的巨大社会压力。因应“海归”求职和潜在留学市场的最新形势,《职来职往》联合欧洲最大的华文杂志《华闻周刊》迅速推动节目操作。
节目邀请了“千人计划”联谊会副秘书长花蕾担任特邀嘉宾,介绍了国家对就业和海外人才引进的政策和指导思想,以专业的海外人才培养、职业女性视角进行观察与点评。花蕾表示,“虽然我们在这个舞台上,不是来寻找专家的。但是我知道电视机前很多是海内外的年轻人,通过我的经历和参与,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我们国家对海外人才引进的政策,也努力让每个求职者有所收获。
15名海外学子通过五期英国专场的节目展现了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留学经历,有从高中就漂泊在外的剑桥女孩,有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有在海外组建家庭却一心回国的博士生……职场达人要做的不仅是帮他们找工作,更是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社会,了解人生。
英国专场中,来自剑桥大学数学系的女孩胡可洋向大家展示了优秀的专业素养,获得众多“达人”的赏识。她说:“剑桥是一所很好的大学,但是里面读书的也是人,不要把我们看得太特殊。我们也是需要一个职业的起点的。”她的突出表现,也向很多求职者展示了学校学习生活中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在走上职场前应该如何准备。
首期节目播出期间,网络微直播同步评论达近千条,比日常节目的评论量高出两倍多。有网友感慨道:“《职来职往》这几期英国专场有很多励志故事,他们中有的是靠名校毕业获得青睐,有的是靠经历取胜。但是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非常坚强、积极向上。看看他们,再想想自己,我们有什么理由和借口停止进取呢?”
“走下去:到基层听最热辣的声音”
熟悉《职来职往》的观众不难发现,节目中的求职者遍布全国,但大多数来自“北上广”等中心城市,台上18位职场达人提供的工作机会也往往集中在这些城市。
为了增强节目的服务性,给更多求职者提供机会与平台,《职来职往》国内专场的首次尝试即选择了西南重镇重庆。在重庆,《职来职往》史无前例地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选手招募和求职培训课,走进大学、社区、广场,当地媒体追踪报道,近万名大学生听了达人申晨、刘同、于洪泽的职场培训课。而山城人与生俱来的直爽性格在几位求职者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他们用浓重的重庆方言介绍自己时说的“我是地地道道的重庆崽儿”,敢拼敢闯、为梦想执着前进、对快节奏生活的向往让他们的表现“一鸣惊人”。
来自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求职者黎强,出生在重庆市潼南县小山村,父母外出打工,自小是爷爷奶奶抚养他长大,大山陪伴了他成长。来到《职来职往》的舞台,他的专业技能并不突出,却坚持要去北京闯一闯。
“去北京”其实是爷爷奶奶的梦想,从小他就被叮嘱将来一定要走出大山,才能有出息。而他留恋爷爷奶奶,留恋自己的故乡,虽然专业素养有欠缺,但是他的真挚敦厚打动“达人”为他建议更好的人生方向。“达人”点评时指出,“很多求职者来到这里强调自己有多么强的技能,而更多的老板更看中的是求职者的态度和执行力,他有这样的气质。”最终,黎强选择了一家教育企业的重庆分部,留在重庆为全家团圆的梦想努力奋斗。
“‘走出去’和‘走下去’既不是为了‘炒作’,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这是源于我们节目一直坚持到基层、进校园得来的最直观的经验和感受。”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执行总监李群说。
节目组2011年就已建立“全国高校就业指导直通车”项目,截至2012年11月,节目组已走访15个城市21所高校。活动打破了以往单纯以宣讲为主的进校园形式,邀请节目中的职场“达人”走进校园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以生动的就业指导课解答学生在求职面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那些年轻人而言,这里更是他们心灵成长和未来发展的练习册、参考书、能量站。坚守教育与服务的定位,坚持寓教于乐和电视求职节目的严肃性,才能在为观众奉献真实而精彩节目的同时,帮助广大青年认识社会,启迪人生。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