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里,我们和正式职工享受一样的待遇,三餐有补贴,宿舍家电俱全,还可以定期参加公司举办的文体娱乐活动。吴先生来扬州打工已经三年,如今他已经在扬州安家落户。吴先生坦言,为什么会留在这里关键是一种归...
节后一季度外来务工人员大量缺乏,然而我市在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时候,却能基本保持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不禁产生疑问:是劳动者少了?还是企业不需要人了?昨天,扬州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发布的2013年一季度扬州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道出了原由。
行业
总需求与总供给渐进平衡
记者了解到,2013年一季度,进入各类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共有1378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3145条,累计需求招聘各类人员共3.96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共3.33万人,求人倍率为1.19,较去年同期相比,倍率下降0.01个百分点。
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专家分析说,第一季度需求与求职同步下降,需求下降11%,求职下降10%,这意味着闹了多年的“用工荒”总需求与总供给渐进平衡。
哪个产业最缺人?记者了解到,虽然需求略有下降,可是我市最缺人的依然是第二产业,其需求占53.00%;至于第三产业需求,随着烟花三月的到来,第三产业也与去年同期相比高出6个百分点,占比重47.00%.
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最缺人
“你看我,一个早上也没有接到一个要工电话。”来自天天劳务派遣的朱经理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一些企业都会委托职介帮忙招聘来年的工人,人数都不限,但今年这样的企业不多。朱经理透露说,近期除了一些餐馆、饭店的招工电话,大企业要招工的并不多。
那么最缺人的会是哪个行业呢?据统计,在第二产业中最缺人的仍是制造业,以需求17486人的绝对优势高居榜首,需求比重占本季度需求总数的44.11%,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9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专家分析说,很多企业感情储备,不但在物质上给予保障,而且还能得到员工的信任,使得务工者源源不断。至于第三产业需求则集中在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计算机信息业四大类。
岗位
操作工首次退出十大热门
哪些岗位最缺人?一季度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分别是推销展销人员、缝纫制品再加工人员、其他餐饮服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保育家庭服务员、机械冷加工人员,电子设备装配调试工、电信业务话务员、清洁工和美容美发人员。
记者发现,加工中心操作工首次退出需求大于求职序列,而这十个职业中,求人倍率较大的前三个职业分别是美容美发人员、推销展销人员和缝纫制品再加工人员。
驾驶员、行政人员供给过剩
哪些岗位最不缺人?根据市人力资资源市场统计,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分别是机动车驾驶员、其他社会服务人员、财会人员、行政办公人员、保管人员、中餐烹饪人员、物业管理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体力工人和检验计量人员。
需求小于求职的前十个职业中,求人倍率较小的前三个职业分别是中餐烹饪人员、社会服务人员和机动车驾驶员。
求职者
女性的需求近年来首次下降
据悉,第一季度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共有3.33万人,其中以本市农村人员和本市新成长人员为主。记者注意到,一季度对女性求职者的需求近年来首次下降。
据统计,第一季度需求男性为13298人,需求女性为11944人,无性别要求的为14403人,对男女的需求趋于均衡,不过从求人倍率来看,男性求人倍率为1.20,女性求人倍率为1.18,换句话说,男性挑选的空间要大于女性。
中等学历求职者需求量最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用人单位需求最多的是高中学历,需求人数为11239人,需求比重占28.35%,其次是初中及以下、大专和无要求的学历;而从求职人数来看,初中及以下的求职人数有9280人,求职比重为27.86%,高中学历的求职者有10474人,求职比重为31.44%,大专学历的求职者有7665人,求职比重为23.01%,大学学历的求职者有4564人,求职比重为13.70%,硕士以上学历的求职者有1332人,求职比重为4.00%.
名词
解释
求人倍率: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它表明了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如果求人倍率数字大于1,说明人才供不应求;如果求人倍率数字小于1,说明职位供不应求。求人倍率数字越大,越是容易找到工作;求人倍率数字越小,越是不容易找到工作。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