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研究所变局:两年七成人员离职
资讯 > 热门 > 正文 936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2014-08-21 09:51:48

8月中旬,距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上任至今正好两年。而两年时间里,国泰君安研究所彻底进行了一次人员的大换血。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涉及到24个行业、60名研究员的先后离职,其中至少包括...


8月中旬,距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上任至今正好两年。而两年时间里,国泰君安研究所彻底进行了一次人员的大换血。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涉及到24个行业、60名研究员的先后离职,其中至少包括20余名新财富上榜人员。

一位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实际出走人数还要超过记者所统计,可能达到了八九十人。而据国泰君安官网介绍,目前研究所共有人员142人,主要分为研究团队、管理团队、支持团队三部分。其中研究团队为部门核心,共有125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离职原因既有研究员自己的主动选择,也有不少为公司被动因素所造成。

截止发稿时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能从国泰君安处得到回应。

近七成研究员离职

用“大换血”来形容国泰君安研究所人员的变动毫不夸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2012年底以来,研究所至少有60名研究员先后离职,公司一直处在不断有人走又在不断补充新人员状态中。尽管券商研究流动性不小,但如此频繁流动显然并不寻常。

“现在是大家都彼此不认识,老人走的实在太多,研究所不断地从其他券商招人。”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迈博汇金所发布的研究报告统计,自2012年8月以来,国泰君安研究所有24个行业更换了研究员,包括电子行业、金融服务、建筑行业、金融工程、固定收益等行业,仅有新能源、公共事业与高端装备制造尚无变化。

例如,金融服务行业研究员,原来有熊林、彭玉龙、崔晓燕、梁静,而目前已被赵湘怀、王宇航等新人所取代。尹西龙、张昂、王刚、汤志彦等行业研究员,也已长时间未发布新的研究报告。

离职人员中至少包括20余名近两年的新财富获奖人员,还包括多位行业首席。

姜超,国泰君安债券首席研究员,2012年与2013年分别为新财富固定收益行业最佳分析师第四名,2013年转至海通证券。韩其成,建筑建材行业首席研究员,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获非金属类的建材行业第一名,2012年获建筑工程行业第二名,近期也已离职。

金融工程高级研究员蒋瑛琨从2006年开始在国泰君安研究所工作,多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奖项。至2013年6月也再没发布报告。此前,每月都会有数篇研究报告发布。

此外,房地产行业研究员丁明,机械设备行业王帆,金融服务行业熊林、彭玉龙,新能源行业林园远、有色金属行业的蔡鼎尧、宏观经济的吕春杰等十余名2013年新财富上榜者均已长时间未更新报告。

一位业内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研究员长时间没有更新报告基本可以理解为离职,但也有内部转岗的情况。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国泰君安研究所内部转岗的人员或不超过数人。

离职原因探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离职的研究员中一部分转至其他券商继续做研究,一部分转到了买方,也有一部分转行到了其他行业。有人员告诉记者,正好遇到了合适机会就离开了研究领域。也有部分转至其他券商,如原化工行业王刚、宏观经济研究员姜超等先后转至华融证券、海通证券等其他券商。

“这么多离职中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一位了解情况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被动因素包括很多,比如降薪、迟到扣工资、新财富上榜者未获承诺加薪、分配不均等很多因素。

“公司也在不断地招新人,包括校招,新人的工资会比老人高很多。”上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诸多因素造成了研究人员的大批离职。

事实上,在2012年研究所所长新上任之初,就有媒体报道有部分研究员担心被辞退。彼时,有知情人士透露,“黄燕铭把他带到瑞银证券的原申万的人,甚至毕业生都邀请了。”当时有研究员表示先看下新领导风格,再决定是否辞职。

自从国泰证券和君安证券合并后,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先后经历了王明夫、李迅雷、姚伟、黄燕铭。李迅雷时代的研究所,在业内颇有声望。2010年,李卸任研究所所长一职。此后,由姚伟接任。姚伟2001年进入国泰君安工作,先后担任公共事业研究小组组长、证券交易总部负责人和研究所所长。

2012年8月,姚伟被任命为国泰君安香港子公司的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国体君安国际业务部总经理。2012年8月15日,原瑞银证券研究所主管黄燕铭正式到国泰君安报到,接任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一职。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