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质疑宏观税负44%说法:一个馒头半个税没依据
资讯 > 热门 > 正文 891 中国经济网 2014-09-01 08:33:16

在前期“我国上半年宏观税负达到44%”余波未平之时,又有“声音”表示,我国人均宏观税负高达6338元,北京、上海、天津更是“名列前茅”,分别为20347.8元、19192.8元和17993.5元。

\

       在前期“我国上半年宏观税负达到44%”余波未平之时,又有“声音”表示,我国人均宏观税负高达6338元,北京、上海、天津更是“名列前茅”,分别为20347.8元、19192.8元和17993.5元。有网友吐槽,按照这个标准自己的生活简直是“一个馒头半个税”。
 
  到底是测算不够准确,还是我国宏观税负确实处于高位?
 
  宏观税负是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而相关媒体上计算“人均宏观税负”时则是用政府收入直接除以人数,并不符合“宏观税负”概念的本意,是一种语词上的误用。同时,性质不同的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水平也应该分别计算,把二者混淆起来算出人均值并无实际价值。
 
  我国政府收入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显示,全国公共财政收入7.46万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6万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万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体量最小,约为500亿元。据了解,上半年宏观税负达到44%,就是将上半年这四块收入相加,再除以上半年初步核算为26.9万亿元的GDP数值得出的。
 
  这种算法存在两个不合理之处。第一,我国政府收入的四大块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并不能简单相加。“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两部分,保费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后者是从公共财政预算中调入的。因而,相加的时候,应该把财政预算调入的这部分剔除,否则就是重复计算。”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第二,国际上宏观税负通常以一年为时间段计算,44%的测算是半年数据,存在计算方法上的问题。“就税收而言,月度之间还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而且上半年GDP只是初步核算数,下半年还需修订,还可能出现GDP上半年少、下半年多的情况。因而截取半年数据计算宏观税负,结果不准确,甚至会南辕北辙。”白景明说。为了验证这种算法是否靠谱,有的学者利用此测算方法,根据2014年预算数据计算下半年宏观税负,得出下半年宏观税负约为31.6%。这就是说,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下半年宏观税负还大幅下降,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国际上普遍的宏观税负是怎么计算的?我国与之相比是否存在差异?据了解,国际上存在两种统计口径,一种是“窄口径”,即国家税收收入与GDP的比;一种是“宽口径”,即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在内的政府全部收入与GDP的比。“一般而言,国际上都使用宽口径。其他国家也会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捐赠收入、国有资本收益等非税收入。”白景明说。对于宏观税负,我国也使用宽口径,与国际通用计算口径是一致的,都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不同之处在于,我国的非税部分“项目”与其他国家不太一致。比如,政府性基金中的土地出让收入。
 
  我国的宏观税负到底是多少?根据2014年财政预算数据,将4大账本相加,然后剔除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中财政补助的8000多亿元,剩下的政府收入约为21万亿元。GDP根据2013年56.8万亿元、今年7.5%的增速得出61万亿元。政府收入除以测算的GDP数值,得出宏观税负在35%左右。按照宽口径算法,法国接近44%,丹麦、瑞典、挪威都在40%左右,日本也达到38%左右的水平。白景明表示,就科学测算而言,目前我国的宏观税负在国际上来说处于中等水平。
 
  “宏观税负一定要和百姓福利联系起来,要从公共服务需要角度理性看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社会上高度重视税负问题,除了关心税收是否合理公平的同时,还重视税收收入是否有效转化为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民生支出等。因而,判断宏观税负是否合理,还应该联系财政支出的情况通盘分析,看是否存在建设性支出、行政成本支出过高而福利支出不足的问题。
 
  专家表示,未来我国宏观税负的变化会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税收制度。目前,我国正在加快财税改革进程,通过优化税收结构、降低行政事业收费等非税收入,来完善政府收入制度,这将促进宏观税负处于合理区间。第二,经济形势。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可能税收会增长,但GDP更会上升,因此有助于宏观税负保持稳定性。第三,税收征管手段。记者近日获悉,今年10月1日起,我国4000多个县级基层税务部门实现征管的统一标准,自下而上促进税收征管的科学化,这也将有助于保持宏观税负的稳定。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