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谁对员工最慷慨?
资讯 > 热门 > 正文 877 新京报 2014-10-09 08:44:43

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掀起了新一轮造富狂潮,大量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新鲜出炉。新的财富传奇引发了不少人对互联网公司的向往,已在圈内的人则在憧憬自家公司如果上市的造富情景。

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掀起了新一轮造富狂潮,大量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新鲜出炉。新的财富传奇引发了不少人对互联网公司的向往,已在圈内的人则在憧憬自家公司如果上市的造富情景。
 
实际上,目前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未登陆资本市场的寥寥无几,并已造就了许多财富故事。这些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在IPO前后都是如何承诺激励自家员工的?哪家老板对待自己的员工最为大方?
 
腾讯 股权激励不断扩容
 
2004年6月挂牌港交所时,腾讯公司的发行价仅是3.7港元。按照这一价格,腾讯高管层诞生了5个亿万富翁,7个千万富翁。腾讯CEO马化腾持有14.43%的股权,身家8.98亿港元。招股书并未披露员工持股数字。
 
2007年12月,腾讯宣布进行意在挽留和吸引人才的股权激励计划。在有效期10年内,集团授出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本的2%,向奖励个人授出的股份最高不超过该发行股本的1%。
 
到2013年,上述股权激励计划进行了扩容,最高限额由占已发行股本的2%提升至3%。据悉,包括项目经理、总监在内超过千名基层干部被纳入到了新的奖励范围内。
 
此间的一段时期内,腾讯还有过几次股权激励,包括2008年董事会决议向184位员工授出101.605万股新股作为奖励,2009年宣布针对1250位员工818.118万股股票奖励,约占发行股本的0.453%。当时腾讯的员工为5000人左右,股权激励的员工占了近四分之一。
 
阿里巴巴 持1756股=百万富翁
 
阿里巴巴集团今年9月19日在美IPO之时,该公司股票的发行价已经高达68美元。高价发行,意味着持股员工市值也将水涨船高。按照开盘价92.7美元,阿里员工要想成为百万(人民币)富翁,只需持股超过1756股。
 
由于阿里员工普遍持股,可谓“遍地”百万富翁。据阿里内部员工介绍,持股超过2000股的员工非常多。
 
阿里巴巴IPO后,董事长马云持股占比为7.8%,是为数不多的、未将大额股权握在手中的科技公司创始人。不过,千亿市值的电商巨无霸也足矣使其成为中国首富。
 
马云及“阿里系”公司对外宣称崇尚“财散人聚”式的股权分享方式。
 
需要关注的一点是,阿里股票在高价位登陆资本市场,未来成长空间尚不可知。部分阿里巴巴员工抢在IPO前将持股内部转让,即是考虑到了股票涨势前景的不确定性。
 
百度 9年前IPO时创造50位千万富翁
 
2005年6月,百度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创造了当时的一个奇迹。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不到3小时就突破了100美元,最高冲刺到151.21美元天价。发行当日股价涨幅高达354%。
 
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持股占比22.9%,身价随之一飞冲天,超过9亿美元。招股书还披露,百度的股权有5.5%为普通员工所持。其中,不包括公司高管的股权,或已经行权的员工持股。
 
2004年4月,百度公司曾进行过内部拆股,“一拆二”后,员工的期权相应增加一倍。而在上市前夕,百度又规定:凡是在2005年1月份以前加入百度公司的员工,都以每股10美分的价格拥有一定数量的原始股。
 
公开资料显示,百度IPO一共诞生了8位亿万富翁,50位千万富翁以及约250位百万富翁。
 
奇虎360 周鸿祎持股低于员工
 
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在纽交所上市,开盘价涨幅高达86%。上市前,360员工共持有公司22.3%的股权,超过了第一大股周鸿祎个人持有的21.5%。
 
招股书显示,360员工持股数量为1665.27万股,再加上股权激励池中的2160.36万股期权,一共超过3800万股,员工持股比例高达22.3%。据悉,360创立时有40%的股份为员工持股,上市前稀释到20%。
 
IPO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周鸿祎持股比例为18.61%,身价约为10亿美元。而在不计算2000多万股股权激励的情况下,员工持股市值在4.8亿美元,以当时1000名员工平均计算,每人持股市值高达4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4.6万元。
 
京东 刘强东IPO前“获奖”4%股权
 
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创始人刘强东身家近5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刘强东在上市前夜得到了更多公司股票。
 
在京东正式上市前,于3月中旬更新的一版招股书显示,京东CEO刘强东持股比例增至18.8%,成京东第一大股东。
 
刘强东的股权增加来自奖励,京东董事会基于其对过去10年的贡献,给了他一笔价值超过6亿美元的股权,占总股份4%。
 
2013年年底,京东将此前5个版本的股权激励方案合并,规定最多可以授出4.68亿股。截至上市,已经授出1.07亿股。持股人数、分布情况均未披露。
 
互联网公司员工及创始人持股情况
 
阿里集团:小微金服和阿里巴巴集团全体员工100%持股小微金服,(除马云外)员工持股小微金服比例32.7%;阿里巴巴(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未披露。马云目前持有阿里巴巴7.8%,马云持股小微金服将不超过7.8%。
 
腾讯:员工持股未披露。2004年腾讯公司IPO时,马化腾持股14.43%。
 
百度:2005年百度公司IPO时,5.5%为普通员工所持。其中,不包括公司高管的股权,或已经行权的员工持股。李彦宏当时持股22.9%。
 
京东:2011年底时,刘强东曾表示,京东发给员工的股权超过他个人的70%。京东2014年IPO时,刘强东持有18.8%股份。
 
奇虎360:2011年奇虎IPO时,员工持股22.3%,周鸿祎持股21.5%。
 
猎豹移动:2014年猎豹公司IPO时,团队和员工持股约11.6%,傅盛持股比例约为7.5%。
 
迅雷:2010年底,邹胜龙表示员工持股15%,邹胜龙在2014年迅雷公司IPO时持股比例为9.5%。
 
搜狐:员工持股未披露;2000年搜狐公司IPO时,张朝阳拥有28%股权。
 
优酷:2010年优酷公司上市时,500多名优酷员工全员持股,古永锵持股41%。
 
去哪儿:2013年IPO时,除了高管及董事股外的管理层与员工持有公司股权约2.3%,庄辰超持股7.23%。
 
阿里员工何时卖股票最赚
 
每个公司上市,都会诞生一批百万富翁。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市值庞大的公司来说,更是“土豪”尽出。但是,股价有涨有跌,税费有高有低。在不同阶段卖掉股票的员工,究竟赚了多少呢?
 
上市后卖
 
需向中美两国纳税
 
假设你持有阿里巴巴3000股的股票(这样的员工大有人在),按照9月29日的收盘价,这批股票价值26493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2.7万元。
 
按照美股交易的规定,非美国公民参与美股交易,要缴纳最高30%的个人所得税。但如果你及时填写并提交一个名为W-8BEN的表格,你只需按照10%的税率缴纳即可。
 
“W-8BEN表格”是美国税务局制定的表格,适用于非美国居民向美国国税局申报美国所得税减免时使用。由于中国是美国的税务减免互惠国,中国公民便可能符合减税或免税的资格,最终税率降为10%。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你还需要向中国政府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市值与发行价的差价,不难计算出这3000股的收益为62250美元,约合人民币38.2万元。这部分收益已经超过8万元的上限,需按照45%的最高税率征收。
 
算上这两个税种,你需要将收益部分的55%作为个税上交。算上委托机构的佣金,以及其他一些税费,总额不到25万元人民币。折现后,你能够获得大约140万元的收入。
 
这140万元的收入中,还需要减去最初购买股票的成本,才是真正的收益部分。对于很多阿里的老员工来说,获取股票几乎不需要成本,还有很多员工是以极低的价格购得这些股票,成本可以说很低。因此,他们的纯收益几乎接近140万元。
 
上市前卖
 
风险小但收益少
 
有人会觉得,上市后的交易太麻烦了,而且有股价下跌的风险。
 
 
这就引出了第二种交易方式,即在公司上市之前,就把持有的股权转让掉。事实上,确实有不少阿里员工是这样操作的。在阿里即将上市的今年7月,其股票已经被炒到80美元。按照这个价格进行交易,持有3000股的员工可以卖到2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7.4万元。
 
按照中国现有规定,公司上市之前的股权转让,要收取20%的个人所得税,即“股权转让收入”减去“本金”,再减去“合理费用”,再乘以20%。
 
前面提到过,很多阿里员工以极低的成本获取这些股票,甚至不需要成本,因此本金几乎接近于零。加上合理费用部分也相对较小,因此,其个税部分最多不会超过交易价格的20%。
 
按照147.4万元的收入,个税部分最多约为29.48万元,这笔交易的纯收益最少不会低于117.9万元。这种交易方式虽然赚得少了点,但同样在一夜成为“百万富翁”。而且规避了股价波动带来的风险,相对稳妥。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