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企业从粗文化到系统文化的过渡过程
资讯 > 热门 > 正文 883 中人网 2014-12-01 08:52:10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数失败的企业,都是因为企业中没有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执行文化,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潜能发挥。如何建立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数失败的企业,都是因为企业中没有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执行文化,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潜能发挥。如何建立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
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一个健康有序的过程,不能看其他企业的文化制度好,就照搬照抄,为我所用;也不能写几条团结向上式的标语来充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个由团队粗文化到系统文化过渡的一个过程。可是,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众所周知,猴子喜欢吃香蕉。当实验人员把三只猴子关到一个挂有一串香蕉和装有喷水装置的屋子里时,情况可想而知,猴子会立即跳起来摘香蕉。但是一旦有猴子碰到香蕉,屋子就会下起雨来,所有的猴子都会在此时被水浇。
为了方便讲述,暂且把猴子们叫做猴一、猴二、猴三。
不出所料,猴子们一看到香蕉就特别的兴奋,猴一最先跳起来,可是每当它刚碰到香蕉时,屋子里就下起了大雨,猴子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接着不论是猴一还是猴二、猴三,只要一跳起来,都会换来一顿雨淋。
在被浇了几次后,猴子们终于明白了:只要摘香蕉就会被雨淋,如果不摘香蕉大家就会安然无恙。但是猴子们哪里管得住自己,猴一忍不住又去碰那串香蕉,结果大家又被雨淋了。这只惹祸的猴一就成为另两只猴子的出气筒,挨上一顿暴揍。又过了几分钟,猴二也忍不住碰了一下香蕉,同样的猴一和猴三也跑过来暴打猴二,其中,猴一打的最起劲,用的力气也最大。
这样的事情就在屋子里不断的上演着,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猴子们不再碰那串惹祸的香蕉。原因很简单,只要谁碰那串香蕉,谁就会挨打。
从这个实验的角度来看,猴子们碰不碰香蕉受它们意识的支配,而不要碰香蕉是一个行为规范,碰香蕉后被雨淋是一种惩罚措施。这仅仅是文化的初始阶段,是一种简单的制度措施,是粗文化的形成阶段。这种简单的制度可以引导意识向着被要求的方向发展。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但是这时候的员工仅仅停留在被动接受阶段,一旦制度混乱或处罚机制变更,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无法进行。
现在接着看实验的第二阶段,当这三只猴子不再碰香蕉以后,不改变原来的设备,把猴一放出来,放进去另外一只猴子,在这简称为猴四。
猴四进到房间以后,发现气氛不对,因为猴二和猴三害怕猴四碰香蕉而害大家被淋雨,所以都紧紧地盯着猴四。但是猴四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它环视了一周,只是看了一下房顶上那串香蕉,还没等猴四反应过来,猴二和猴三就跳过来把猴四揍了一顿。但是猴四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后来,猴四总结到:香蕉是不能看的,只要一看就会挨打。
于是,猴四坐下来,好好盯着猴二和猴三,终于,猴二也看了一眼香蕉,猴四马上跳过了把猴二暴打了一顿,猴三也跳过来打猴二。
屋子里的这三只猴子就开始互相观察,只要谁看一眼香蕉就会被暴打。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房间里只剩下了暴打,却再也没有下过雨。
接着,实验人员又把猴二和猴三分别换了出来。房间里的猴子都没有被雨淋过,他们根本不知道碰香蕉和淋雨的关系,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不能看香蕉,只要看一眼香蕉就会被另外两只猴子暴打。
可以明显看出,这个时候的猴子要比前面的猴子听话了很多,即使没有了制度,没有了惩罚措施,他们也会形成统一的认识。那么,是什么让猴子们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呢?
这就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阶段,即粗文化向系统文化的过渡阶段——环境。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个层面是靠感知,制度可以让人们产生一种自然的被动的感应,通俗点说,就是一种条件反射,这是制度可以做到的。人们认识世界、接受外界信息的第二个层面是心理。这是一种相对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拿踩草坪这样的事件为例,即使一块草坪上竖着“小草也有生命,请爱护小草”的标语,但是草坪已经被踩出了一条路,也会有很多人无视标语,从草坪上走过去。但是在一块修剪的非常好、长得非常茂密的草坪前,很多人会因为路太远而大发牢骚。但也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踩踏草坪。这就是环境的作用,能够让人们从心里被动地产生一种情感,环境是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不管是制度还是环境都是一种被动的措施,都不能激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一个人成败的重要因素还是要靠主动,靠自身的意识。这也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接受外界信息的第三个阶段,也是系统文化的形成阶段。
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需要企业文化,尤其是像创新、主动、开拓型企业更是需要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仅仅靠制度和环境的约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就引入了激励手段。激励能够让个人产生主动的意识。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有让员工感觉到从中所获得的价值,员工才会心甘情愿的工作,才会把工作做好,个人的执行力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制度的作用是把人们错误的意识纠正过来,让员工制度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让员工向着团队共同的目标前进。
在制度的前提下,环境能够进一步促进员工的意识向团队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促进团队意识更加靠近理想意识。
在制度和环境被团度成员接受的前提下,激励激发了个体意识的主动性,让员工的意识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发挥,让个体意识进一步转向了理想的方向。
“制度——环境——激励”是企业文化建立的过程,也是团队粗文化向系统文化过渡的过程。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