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你能成为“老干妈”吗?
资讯 > 热门 > 正文 908 李海燕 中外管理 2015-01-08 08:49:14

如何让人力资源部成为业务部门离不开的伙伴,遇到问题就想到它?

  这几天,也许正值秋冬交替,总感觉没有什么胃口。但饭不能不吃,为了下饭,第一个冲进脑海里的就是来点儿“老干妈”(辣酱),于是拌着“老干妈”我吃下去了整整一碗米饭,胃口大开。
 
  此时,恰逢第四季度,正是各家企业做规划与预算的时候,几位人力资源好友,一起品茶畅聊,说到了职能部门工作的难处,真是早晨第一个到公司,晚上最后一个下班,可谓起早贪黑,年终总结的时候,却总觉得没有价值性的工作成绩及亮点,苦闷之意油然而生,不禁感叹选错了行。
 
  在企业中,业务部门是“饭”,大家不能不吃饭。当然,这中间也有些部门是粮食(比如生产和销售),有些是菜或者肉(比如质量和市场),而职能部门常常被认为可有可无,甚至还添乱,我们能否把职能部门做到像“老干妈”——虽然不是必须品,但能够促进大家的食欲,而且一到吃饭的时候就想,有那么一股子让人离不开的劲儿呢?
 
  谈到这里,大家兴奋起来,到底如何能够做到呢?那我们就先从职能部门中的培训部门说起吧。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人力资源工作中,似乎花钱最多,最难见效的就是培训了,据ASTD(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的简称)统计发现,培训仅仅能够解决企业中10%的问题。可每一个企业又都在做培训,甚至一窝风的成立企业大学,那么培训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老板越来越精明,总要问:培训的费用花到哪儿去了?有什么效果?于是乎,年终考虑培训规划的时候,又是一个大大的难题。如何做到“老干妈”效应,就要我们研究一下“老干妈”的特质。
 
  味道醇厚
 
  每每吃到“老干妈”时,都感觉其味道醇厚,且怎么吃都特别适合,它几乎是很多人吃饭时的必备调料。
 
  看看我们的培训,能否做到像“老干妈”一样?对于课程的打磨不是拼凑的。我曾经以此来比喻,即做课程过程中的贝、备、悖。第一阶段,贝(拷贝)。初级水平是把别人的课程拷贝下来,照猫画虎,就是做“山寨版”;第二个阶段,备(准备),即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改善,课程体系、内容如何更贴近自身企业及业务,而不是只会买药的采购员;三个阶段,悖(批判),也就是开始创新、引领,更强调企业自身的价值导向,即是否真正解决了企业中的实际问题。
 
  实实在在
 
  每次打开“老干妈”的瓶子,都有马上要溢出来的感觉。用料也很实在,颗颗酱粒、肉粒饱满。
 
  培训亦需要如此。很多企业在做培训的时候,有很多花活,做个游戏(当然,不是说不能做,但要清楚每一个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用个引导技术(可怕的是很多人是跟风在做,根本不清楚何为真正的引导技术)。课堂上的内容能引发学员的笑声不断(那为何不去听相声?价格实惠多了),而结果是上课激动下课不动。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做事更多的求花,而不求实;更喜欢跟风,而不考虑效果;我们在做培训的时候更像是孔雀,前面开着屏,后面露出了不光彩的屁股。
 
  于是,老板及业务部门都会觉得培训无用,甚至还出现了员工以培训为完不成工作的藉口,因为参加培训,耽误了工作的时间,oh,my god,问世间培训为何物,为何难以以身相许?
 
  于是,如何使培训落地,踏实,而不要让大家感觉是福利,是锦上添花,亦或是休息的方式,便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只有切实了解业务,做到能实际帮助业务的培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跟风,不尝鲜,而是物有所值,才是培训的真谛。
 
  为你所需
 
  调味料并非必吃的食物,原本可有可无,但为什么会受到很多人追捧?究其原因,就是它真正捕捉到、理解到客户需求,会使人真正成为别人惦记的对象,哪怕是非必须品。
 
  因此,培训是不是也该如此?我们做培训时,真正了解需求了吗?我最近正在做培训规划,老板无外乎最关心这几个问题:
 
  1.培训需求从何而来?其实无外乎是从战略、业务、问题、能力四个方面来找。只有找的准,才有可能真正摸清需求,需求找到了,才能够真正对症下药;
 
  2.培训效果如何?即能够达成什么目的?是认知上的冲击还是技能的提升,还是工具的使用,还是……如果没有任何的效果,而花了大额的培训费,还搭上了员工的上班时间,双重成本加在一起,不仅没给企业和员工创造价值,甚至还背上了培训无用的罪名,着实令人恼火。于是钱花在刀刃上,有了效果,才是培训部门的生存之道。
 
  平易近人
 
  每次拿起“老干妈”,那其貌不扬的瓶子,以及亲民的价格,都让人感觉是那么平易近人,老百姓都能吃得起。而“老干妈”的商标形象,也让人感觉踏实、稳重,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通过自己的双手与努力,创造了这样一款畅销的美味,令人钦佩。
 
  而很多企业的培训部门,给人的感觉是高高在上,门槛也高,似乎不是一般的员工可以触及的。课程的设置更是堪称高大上,领导力占领了上风,普通员工似乎与培训无缘。而领导力的课程也是外部抄袭引进,其优点是通用性高,缺点是通用性太高,不论企业发展阶段、管理者的成熟度如何不同,外面有什么跟风式的课程都要引进。结果总是学的时候听不懂,也不好意思问,以免显得自己没有能力和水平。
 
  我曾听一个老师说这样的话:这些学员真笨,我讲的课他们都听不懂。这能说明是学员笨吗?明显是老师的问题。您应该以学员为中心,去讲真正能够帮助学员的课程,老师才真正有价值啊。培训部门应该更虚心地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以及学员的意见,多走到业务中间,去了解和感受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是可以真正帮助你们的,我们的专业是可以配合你们提升的,我们是平等的、朴实的、可以相互对话的。
 
  不总结不知道,原来“老干妈”有这么多的优点。如果我们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够具备“老干妈”的作风,这么接地气、实实在在,能够在公司及业务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那么业务部门一定会想到你。我们不求能成为不可或缺的粮食,但真心希望能成为大家吃饭时就想起的“老干妈”。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