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化”是否有年龄歧视之嫌?
资讯 > 热门 > 正文 886 赵伯平 上海硕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5-01-12 08:37:20

公开竞争总是一人被人类文明的进程反复证明了的,相对最好的办法,总是一个能无限地接近完美的起点,一个宜早不宜迟的起点,一个必不可少的起点。

我们知道邓小平当年提出包括“年轻化”在内的“干部四化”的特殊时代背景是:十年文革结束后,随着大批老干部、老专家的返聘和重返工作岗位,办公室里、主席台上一眼望去全是些白发苍苍、躬腰驼背和步履蹒跚的龙钟老者。不用说,这对红色政权的代代传承非常地不利。所以正如乱世用重典的道理一样,矫枉通常需要过正,“干部年轻化”的口号由此应运而生。
我们也知道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中年人有中年人的强项,老年人有老年人长处。比如年轻人有生气、有活力、有冲劲、有创见;中年人有决断、有精力、有意志、有自信,老年人有经验、有耐心、有理性、有毅力。所以,合理的人才结构应该是老、中、青三结合。
我们还知道无论是年轻人的优势,还是中年人的强项,或老年人的长处都是从统计学、从概率、从一般的意义上讲的,而不是绝对的、个别的、普遍的。比如少年老成、未老先衰者有之,老夫聊发少年狂、老玩童者也有之;人到中年万事休、万念俱灰者有之,人到中年仍壮怀激烈、壮心不已者亦有之。
所以,在一个以改革为主题,强调活力和革新的年代,虽然在一般的意义上,作为口号提提的“干部年轻化”也许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刀切的干部政策,硬性地,不分对象地做出规定,凡是超出某个年龄界限的人一定得退居二线,则势必有违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律,当然也难免现代社会普遍反对的年龄歧视之嫌。
“干部四化”中的“年轻化”是如此,其他的“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也是如此、莫不如此。像“革命化”,你从一般的意义上提倡一下未尝不可,但如果你是硬性的,不分对象地做出规定,凡未经过一定级别党校培训的人一定不能担任一定级别的领导,则同样有违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律。
这么一来,究竟什么样的干部政策,或用人标准才是公正而合理的呢?才是既考虑到一般的政策导向,又兼顾到个人特殊情况的呢?毫无疑问,它必须是公开竞争的干部政策。
公开是指筛选的标准、程序、实施、监控、结果一律公开透明,一律放在众目睽睽之下;竞争是指人无分男女老幼,地无分东西南北,只要符合最基本的条件,就有机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公开了,那些偏颇的、专门为某一特定人群设置的用人标准,那些有利于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的程序,那些说是一套、做是一套的实施,那些形同虚设、软弱无力的监控,以及那些见不得人、见不得阳光的结果就会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时,遭受广泛的质疑和批评,就会失去存在的土壤而无立足之地。
竞争了,那些拉着形形色色的神圣大旗做自己以权谋私的虎皮,那些以破格提拨、年轻化、举贤不避亲为借口,实则任人唯亲、唯帮派、唯圈子;那些不学无术的官二代、富二代、马屁二代、奴才二代就会在各路穷山沟里的金凤凰、出身贫寒的才子们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前落荒而逃,无还手之力。
公开并且竞争了,既不会因为年龄大的缘故,而使“虽老冀伏枥,仍英雄不减当年,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姜太公、廉颇、邓小平们痛失大显身手的良机,也不会由于年纪太轻,没有经验的原因,而使“自古英雄出少年”,“有志不在年高”的甘罗、霍去病、康熙们不得不在漫长的“等闲”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句话,在公开并且竞争的情境下,年龄大小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有没有那个能耐。你有能耐你来,你没能耐你走。
公开并且竞争了,不但靠关系、靠送礼、靠官一代的资源而靠官吃官的最年轻厅官县官镇官们会担心事情败露后,可能会鸡飞蛋打而有所顾忌;而且靠真本事、靠自身努力、靠成绩步步高升的官二代们也将不会因为部分官二代的丑陋而被牵连,也可以扬眉吐气了。顺便说一句,人们很多时候真正痛恨的其实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痛恨的是缺乏公开竞争的人才选拨制度。
仍然是一句话,在公开并且竞争的情境下,出身贵贱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有没有真才实学,你有水平你上;你没有水平你下。
公开并且竞争了,雇主(包括各级政府)能找到最有能力、最适合的人才固然是自不待言,而且更重要的,公开竞争的压力将迫使被选拨出来的人才自始至终地保持一颗战战兢兢的敬畏之心,自始至终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博采众长、从善如流。
这好比数千年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开国之君在面临高度的外部不确定性,面临非常激烈的军事竞争时,都无一例外地如郭沫若在在他的《甲申三百年祭》中所记述的李自成:“他很能纳人善言,而且平常所采取的还是民主式的合议制。或且如《北略》卷二十所载:“内官降贼者自宫中出,皆云,李(自成)贼虽为首,然总有二十余人,俱抗衡不相下,凡事皆众共谋之。”
相反的例子如革命成功后的毛泽东,尽管大讲特讲干部队伍要老中青三结合,但由于没有了外部的竞争,因而也就没有了与之相应的民主决策机制,到头来除了毛泽东这一个老,这个唯一的领导,其余所有的中、青年干部全都只有热烈鼓掌和一致拥护的份。表面上老中青三结合,实际上一元化、一人化、一言堂。最终害得他的亲密战友们家破人亡,害得他自已高处不胜孤独,不胜心寒。
公开竞争的优越性已经是一目了然,但应该注意的是,它毕竟不是完美无缺的,毕竟有一个动态改善的过程,改善选手、改善裁判、改善规则,然而无论如何,公开竞争总是一人被人类文明的进程反复证明了的,相对最好的办法,总是一个能无限地接近完美的起点,一个宜早不宜迟的起点,一个必不可少的起点。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