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又到头了,又到了头条哥的法定偷懒时间,真的是好HAPPY。
大家请跟我一起HAPPY吧,因为今天,头条哥请到了三位实力强劲、专业度惊人、帅爆靓炸的牛人,来为大家分享一箩筐的干货!这种机会不常有,头条哥威胁了他们好久才成功的。
本期的【牛头对话】,邀请到的是潘平、于丽平、红梅三位大咖,他们将分享员工的招、用、养三招,我们开始吧~
—————————————————————————————
招
事件:中国近年的经济增速在全世界遥遥领先,每年创造大量具有吸引力的机会,但即便如此,中国顶尖人才的流失数量仍居世界首位。一个权威数据显示,中国科学和工程领域人才出国滞留率平均达87%。有专家担心,“脑力流失”会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软肋。
潘平评:我今年6月去了趟欧洲,拜访法国、意大利、瑞士的几个大学,并与中国留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问的大都是回国有什么发展、待遇、户口、车、房等政策,这让我们无法去正面承诺。
我国是人才大国,但人才出国滞留的事实不得不让我们在“人才大国”的称号上打问号。这里要从我们教育机制与水平、国内的单位用人机制、评价能力等来思考。
1、人才流动与人才流失要区别看待,人才流动是“常态”,人才流失是“非常态”。我们不能简单片面地去看我们人才出国滞留,更应该看到每年国家通过技术合作、合资企业等方式引进大量的人才来工作。
2、提高教育水平能力。学习国外办学经验,建立一种真正适合人才的成长的培养机制,让人才留在国内学习发展。
3、进一步加大引智力度,国家千人计划、北京市海聚工程等措施的出台实施,人才回流逐年提高。
4、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正极大地吸引大量的有志人士回国创业发展。
这条新闻,从一个层面说明了我国人才的流失问题,但我们应看到更正能量的一面。他们是人才但又进不了国外相关机构的核心层,人不能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发挥作用,这是对自己极大的浪费。也就是说,“失之不为惜,回国才为尚”。
一句话,“发展就是硬道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国家强大了,自然就身硬。

头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头条哥查了一下,2002年,中国滞留国外的科学和工程方面博士,是92%,现在是87%,虽然一样不好看,但起码说明,国内的环境愈发好转,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高。
反正头条哥这个人才是不会流失到国外去的,贫贱不能移嘛。

—————————————————————————————
用
事件:外媒报道,美国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ln因未能记录和补偿员工的所有工作时间,违反工资法,被美国劳工部判以补发加班工资330万美元、以及250万美元赔偿金,共近600万美元。Linkedln称,没有异议,愿意密切配合。
于丽萍评:Linkedln在知晓拖欠了员工加班工资后,积极补发了加班工资,这种做法确实值得赞赏。
国内的法律法规已经渐渐向国际靠拢,我们的企业也应积极有效的推进规章制度的完善,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降低用工成本,防范用工风险。那么企业需要做什么呢?
一是要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加班费核算方法。原有的统一核算制风险加大,比如有的用工单位规定,员工加班一天,支付加班费一百元,那么对于收入高的劳动者,加班费的核算就会存在差额,还有,延时加班、双休日加班以及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加班费核算方法均不相同,这样也会增加差额风险。
二是要有员工确认的加班时间确认单。针对加班费而言,有了核算基数,另一个关键便是加班时间,用工单位普遍使用打卡方式记录考勤,一旦发生诉讼,如果没有员工书面签字认可,打卡记录法律效力就很难被认可,因此,用人单位应周期性的要求员工签字确认加班时间。
三是要有员工确认的加班工资支付清单。支付清单是确认加班费已经足额支付的主要手段,有的用人单位为了省事,直接打到员工工资卡中,但是没有了员工签字确认加班金额,就留下了拖欠加班工资的隐患。

头评:先搞清楚,在我大中华帝国,没有加班,只有值班,公司不收你电费就不错了。
于老师分享得果真细致,也是,随着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力的越来越值钱,可以预见,关于劳动保护的规定将会越来越入微,HR这份工作,以后也一定是个细活,比现在更细,更专业!

—————————————————————————————
养
事件:据悉,基础养老全国统筹方案已经成型,将在年内推出。有专家认为,由于各地差距巨大,必然会出现用东部盈余的养老金来弥补处于亏空状态的中西部地区,这将引发东部地区的不满,对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形成阻力。
红梅评:内地农民工到东部务工,当社保交够15年或是离近退休后,就将社保转回户籍地。实际养老保险是在就业地所交,享受养老保险时却回到了户籍地。
对于东部养老保险补贴西部,不知道是否合理,但个人认为,养老保险是从参保人员每月的工资扣出及所在单位共同缴纳,当参保人员到了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保险时,应该按参保地的待遇发放,而不是按当时所在地的生活水平标准来发放,这是不合理的。
国家强行要求全员参保,也就是给予一种福利,一种养老的保障,而这种福利应该是受保护的,而不是我们年轻的时候往社会保障局存钱,到了退休时才领取屈指可数的生活费。
尤其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外地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时候按广东的标准,领取时已回到老家,得按农村的标准来发放养老金,付出与回报不匹配,这也难怪很多人员不愿意参保。
既然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参保,为什么西部就会亏空那么多呢?难道没有将社保要求落实到位?还是参保人数过少,而享受养老保险提前了?不管政策怎么调整,最起码要保住参保人员应有的利益,不能用70后、80后去给六0后养后,然后再用90后、00后去给70后养老,这样用不了几代人,大家就没得养老了。

头评:国家的养老政策是个纠结无比的烂摊子,谁也没有办法解决……不对,聪明的国家已经找到了解决之法,那就是延迟退休。要是还解决不了,那就再延迟,一直干到死好了,这样就不用养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