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几个HR朋友沟通,发现大家都愿意分享某些朴实而有价值的经验,但是多半被别人当成耳旁风或者说教。有些事你信了能少走弯路,或者自己栽了跟头之后信。笔者总结后,写出关键的三条,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辞职时,拿掉背景,做自己
“如果你不在本公司,还有多少同事、客户会继续联系你?拿掉背景,又有多少是因为你的能力?”是HR们给要辞职员工的重要建议。大公司里好办事,很多时候别人是冲着你的公司背景,而非你的真实实力。即使日子久了,也不要错误地认为自己确实实力超群、卓而不凡。
Case Study
国企销售Sam业绩做的不错,误认为是凭自己努力的结果,执意要离职创业。HR告诉他公司提供的大平台才是决定因素,建立多积累经验和人脉之后再考虑离开。Sam认为是在哄骗自己,毅然辞职。
独立创业后,Sam发现没有客户愿意再合作,白白投入几十万的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点评:公司所能提供的价值潜力,往往超出员工的预期。认清取得的成就中,哪些是由于公司平台造就的,哪些是自己能力达成的,有利于在职场上走得更顺利。
Case Study
Xin走出校门短短四年,机缘巧合进入某集团成为市场部经理,由于薪酬体系拿超过50万的年薪。开始半年Xin还能做到比较努力,再往后就很懈怠,误认为“美好生活,持续永久”,虽然HR几次提醒,但他仍然疏于对自身能力的提升。
2016年1月,一纸辞退通知结合了美好生活。
时至此时,Xin才发现凭能力与资历,要找年薪20万的工作都很困难。好日子过得久了有些不适应,他最近正调整心态准备从头再来。
点评:整整十年之前,一位HR前辈对笔者说过这样的话:“每天作好拎包走人的准备。有多少本事是你能带走的?”笔者多年来以此为戒,时刻提醒自己区分公司价值与个人能力,不断丰富自己。这段话也养成了笔者“进入一家公司,先写好辞职信”的习惯。
打工时,做老实人,不吃亏
“工资太少、工作太重、职务太低”可能是HR员工关系模块的朋友遇常遇到的抱怨,每当此时我们会说“做老实人,不吃亏!”可惜当时不会有太多人相信,多半抱怨的员工过一阵跳槽了,从基层做起,继续重复自己的不满意,难以提升自己。
Case Study
“加薪又没有我!这是什么意思?”Lily跑来跟HR Helen理论,“没有迟到早退,按时完成任务,干的比别人不少……”
Helen平静地回答:“每个部门都有调薪比例,按综合排名来确定。很遗憾你确实不在前10%。另外,个人建议以后要干的比别人多才行。做老实人,不吃亏!”
Lily自那之后更加努力,她想本事长在自己身上,能耐练好了再得不到认可,就换家识货的公司。
故事的结尾,相信你能猜到。
点评:作HR时,笔者常对员工说:“当是给自己干的,努力是为自己!”相信这句话的人,一般都会很快提升自己的能力,加薪升职是很自然的事。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只有短短几十年,全力付出都未必有很好的回报,偷懒的人对不起的其实是自己的时间和机会。不付出,就肯定没有回报。
找工作,不要主动寻求歧视
某次校园招聘时,遇到一位女生提问:“如果我能像男人一样努力,是否有相同的机会?”笔者回答:“你为什么要像一个男人呢?发挥女性的优势就好。”求职时,不要主动迎合对方的歧视,做好自己就成了。
Case Study
Tim有8年媒体工作经验,最近很想进投资公司。苦于自己没有海外留学和MBA背景,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先考个MBA。
笔者的建议是:如果能进投资公司,是因为你能为对方提供价值,有没有MBA学历不重要。那些看重学历的,您读了国内的MBA仍然会说不够好,为什么不是哈佛?你努力考上了哈佛,毕业了还会嫌弃你年纪大,还是进不了公司。
要歧视你的公司,总能找到方法的。
点评:很多限制都源于想象,比如:没高学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没良好的工作背景找不到工作,没好爹找不到工作!这背后应该是懒得考虑我们到底真正能为公司贡献什么。求职成功,需要想清楚你能为对方提供的价值,而不是主动迎合歧视。
总之,“拿掉背景做自己。老实人不吃亏。不要主动寻求歧视。”这三句话,很多HR都苦口婆心说过,但是相信的人很少。听人劝,得一半。也许有人能照着做,真能少栽些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