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成都开始出现用工荒,有统计显示,春节前后1-2个月中用工缺口为68%,其中餐饮业、家政服务业等用工缺口最大。而在IT、房地产等行业,“用工荒”则体现为,猎头春节前挖 人,春节一过,员工大量离职。
为了把员工留住,各行业都想方设法,既有涨工资、发红包等“简单粗暴”的方法,也有企业打出感情牌。另外,一种新型的人才外 包模式正在成为化解“用工荒”的新方法。
化解“用工荒”:涨工资、发红包各有各的招
如何化解“用工荒”,留住员工?不同行业都有各自的妙招,但归结起来,不外乎涨工资、发现金补贴等“简单粗暴”的措施。但也有企业采取更为人性的办法,给予员工更多人文关怀。
“我们会想办法把长期合作的阿姨留住,让她们坚持到过完年。实在人手不够,还有很多钟点工阿姨,让她们先顶上去,度过春节用工高峰期。”家政服务公司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对于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钟点工”,会给予300-500元的奖励。
一家物流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物流行业大都会提前放假,因此“不担心出现用工荒”。不过,物流行业最大的担心在于,春节过后的员工流失。“一部 分配送员可能春节后就不返岗了。”该负责人说。对此,公司采取“老带新”的办法,“老人带来的新人如果春节后返岗,会给老人500元奖励”。
与涨工资、发奖金等“简单粗暴”的方式不同,京东西南相关负责人透露,京东每年春节都会推出“不打烊”服务。“春节留守的快递员,公司有一个政策,出钱给每个快递员的家人买火车票或机票,把他们的家人接到城里一起过年。”
该负责人说,公司根据每年春节期间的快件单量及经营状况,决定留守多少快递员。“给每个留守快递员至少3000元,让他们接家人一起过年。”实际上,给予员工类似的人文关怀,已经是不少企业都会采取的“留人”办法。
招聘成本高:招聘周期长达23天 offer率只有1.4%
记者走访发现,并非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用工荒”,即便IT、房地产、金融等“高精尖”行业,也会在春节前后出现员工流失情形。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春节期间人手短缺不同,IT、房地产等行业的担心往往是春节前不少员工酝酿跳槽,春节一过,立刻出现员工大量流失。
“以电商平台为例,电销类岗位平均月度流失率为30%,客服类岗位流失率超过10%,春节过后流失率往往会更高。”一家主要服务于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的人力资源综合外包公司负责人透露,与人员流失相对应的,则是企业自主招聘成本的不断攀升。
据介绍,随着人口红利逐步削减,企业招聘、培训、用工风险等成本日益增加。“互联网企业平均招聘周期长达23天,每10份简历还不到1个人进入 面试。”该负责人举例说,“一家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在一次招聘时,收到1000分简历,最终只有14个人成功应聘,offer率只有1.4%。”
为了降低招聘成本,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选择将招聘压力转移到专门的人力资源公司,由此催生出一种人才外包服务。“人才外包在国外已经相当发达,比如日本,人才外包每年递增10%以上,部分企业只有20%的自有员工,80%为灵活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