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锡友:我的战略就只有一个字——挺!
知识库 > 战略规划 > 正文 887 朱丽 《中外管理》杂志 2015-09-15 09:09:22

现在,让关锡友无比烦恼的是,外部人看不懂,内部人不理解,他所追求的商业目标到底是什么?我的战略就只有一个字:挺!一场刷新工业历史的商业模式创新,令世界机床行业惊叹,可现在,让关锡友无比烦恼的是,外...

现在,让关锡友无比烦恼的是,外部人看不懂,内部人不理解,他所追求的商业目标到底是什么?“我的战略就只有一个字:挺!”
一场刷新工业历史的商业模式创新,令世界机床行业惊叹,可现在,让关锡友无比烦恼的是,外部人看不懂,内部人不理解,他所追求的商业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的战略就只有一个字:挺!”
 
面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之难,关锡友用地道的东北语调,对《中外管理》诠释他对转型的独到理解。
 
当下的传统企业,对转型怀揣既想做又不敢迈出艰难一步的复杂心情,而一些迫不及待的企业在工业4.0热潮涌动下,尝试各种各样的“生存试验”。但是,繁华乱象背后,掩盖不住的是企业“守业维艰”,身处最传统制造业的机床行业,在行业下滑趋势下,尤其如是。
 
5年前,沈阳机床开始基于“智能制造”的工业理念来推进一场和互联网接轨的转型;5年后的今天,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云制造”平台模式逐渐有了雏形。不得不说,“挺”,让关锡友对工业制造有了全新的注解,也使沈阳机床如今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先声夺人。
 
然而,如《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作者克里斯坦森所分析的:颠覆性创新,往往会遭到行业的抵制,同行、客户、员工都不接受你。现在,让关锡友无比烦恼的正是,外部人看不懂,内部人不理解。
 
就在2015年4月份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机床展”上,当一位用户走向沈阳机床展台前对i5智能机床询价时,关锡友回以“1块钱卖给你要不要”,竟“吓”跑了对方。而事实上,这种不解在内部员工身上也着实存在:老大疯了!
 
尽管如此,关锡友坚定的表情证明:沈阳机床的转型之路,他成竹在胸。那么,他理解的和他追求的商业目标到底是什么?
 
工业情怀与使命
 
2011年,作为东北工业基地的机床行业老大,沈阳机床将“先做大后做强”的目标实现了重要一步:成为世界机床产量和规模第一,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但是,身为董事长的关锡友,却意识到了另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成为沈阳机床商业模式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中外管理》:无论是践行工业4.0,还是基于自己的领先技术和商业模式而勾勒的“云制造”,沈阳机床未来是想构建一个更大的商业生态。是什么让您产生了这样的商业构想?信心来源于哪里?
 
关锡友:当你走向一个顶峰之后,一定会面临下滑。就像今天的马云一样,除非再去攀登另一个顶峰。那么,我如何再创辉煌?无非就是进一步提高产量。但是,我突然产生一个疑问:用户为什么买我们的机床?而我们的机床,与世界顶尖机床企业相比又很落后,怎么去和人家竞争?
 
几年前,我到德国考察,看到的是企业背后的联盟,而我们中国企业则是一个企业拿一个单品去竞争。而且我们在日常经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我的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为了竞争,恨不得叫供应商不赚钱,甚至丧失商业信用。这种商业理念深植于中国人的头脑当中。我曾经为这个问题深感困惑,深入德国企业找大佬们去求解。
 
这种深刻的理念背后,其实就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差别。农耕文明条件下的中国很辉煌,但在工业文明时代我们落后了。这种落后其实是理念落后,这是很大、很重要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改过来。而这种落后的理念也决定了对商业的追求层次。
 
但工业文明不是,它讲究的是合作与分享。
 
沈阳机床下一步如何做强?就是去积极地挑战国际化。这个使命是沈阳机床从诞生那天起就要努力去追求的,所以我们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和不停地探索。从德国企业身上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秘密:眼睛看到的都不是核心技术。从2010年开始,我告诉我们的团队,沈阳机床从此不再去学习别人,应该变成让别人学习我们。我们开始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寻求革命性突破。
 
历时5年,如今i5做成了。德国人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我做的东西你早晚会做,可你做的东西,我们想做却做不了。”这给了我们一个强大的信心。
 
缺一个都不叫创新
 
i5智能机床的诞生,不仅重新定义了一个基于硬件的生产操作系统,而且还搭建了一个多方交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找用户。而找到用户之后,生产企业、物流方、金融方,整个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被吸纳进来,所有资源都能在i5系统中进行实时的传递,并分食到自己应分到的一块蛋糕。这个商业模式的核心,也正是关锡友强调的“共享经济”。但是,模式背后需要怎样的创新支撑力?关锡友自有道理。
 
《中外管理》:沈阳机床要做的是从生产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型。而i5系统正好为此提供了一个服务平台。在此过程中,每一环节都需要改变,“云制造”才能落地。那么,您对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是怎么思考的?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的创新实践?
 
关锡友: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需要企业家对未来工业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度的思考。在我看来,制造业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创造,可以创造出人类没有的、甚至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时下,的确到了一个创新的时代。我认为,创新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这个词汇是196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英文叫innovation。但它传到中国的时候,我一直认定这个翻译是不对的。而日本人根本不翻译,就叫innovation。这样理解的话,好像我们做任何改变都叫创新。比如发明就是发明,发现就是发现,设计就是设计,研发就是研发,创新就是创新。不过,创新是一种企业的商业行为,它有四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缺一个都不叫创新。
 
第一个,用户是创新的源泉,而不是用户需求是创新的源泉。比如我问你需要什么衣服,你就告诉我需要什么衣服。我满足了你的需求,这不叫创新,而是洞察了所有消费行为之后创造的东西。这是前提条件。
 
第二个,企业家行为。它并不是仅仅由企业家发起的,或者叫冒险的行为。它是一种假设,假设我洞察了所有人的需求。跟赌博一样,这两张牌该赌哪一张。
 
第三个,必须带来资源的重组。也就是对你原有的资源、组织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重组,组织的再造和资源重组、重新匹配将产生极高的效率。
 
第四个,最重要的是创造新的需求。这是创新的核心目的。不能创造新的需求,充其量叫改变,而不是真正的创新行为。平常我们所讲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我认为根本不是创新。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