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经接触的一家国有企业要根据集团的要求进行工资改革,根据咨询的管理逻辑,理论上从清岗、工作分析作为切入点,进而通过岗位评价去落实。而工作分析要求有规范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
对于成熟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业务稳定的企业,定岗定编是有一定规律和方法可循的,但是对于战略和业务极端依赖型的这家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完全依赖于集团的战略发展,服务于集团的主流业务,这样的业务的自主性较差,给定岗定编带来较大的挑战;另外,由于企业地位的特殊性,同时肩负安置人员的使命,使得企业人力资源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人岗匹配较差,企业没有岗位概念,尤其是被安置的人员,根据他能做什么事情而设置岗位,因人设岗现象极为普遍,定岗成为第一难题;其次是定编,定编的难点在业务部门,工作任务随着集团业务的发展承担具体服务工作,比如某一业务部门的业务,去年和今年业务量较大,是集团在此领域的发展较快,相应带来服务任务的增加,现有人员的数量相对紧张,但是明年之后,业务量将萎缩,对业务人员的需求将逐步减少;而有些部门的业务随着集团的扩张将大幅度增加,势必对人员的需求呈快速增长的要求,并且专业的细分和配置的完善也是在此企业定岗定编需要考虑的。
对于这样非自主型业务企业,需要设计柔性的组织架构,业务部门岗位的设置定位明确,但岗位设置要宽泛,比如,每个业务部门的专业细分会设计8-9个专业,每个项目的服务通常需要4-7人的团队,但每个项目对专业人员的组成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专业人员的使用频次不通,因此而根据相应能力定位给予岗位的设计,比如设计为主任工程师、高级技术主管、技术主管、技术专责,而不会根据专业设计成为电气技术主管、土建技术主管等;关于这样部门的编制设置,会根据不通专业的使用频次、历史项目数据、未来业务的发展状况确定2套还是3套团队,从而确定整体部门的编制数量,具体到高级技术主管、技术主管、技术专责是由几个什么专业构成不做具体确定,只要所在部门技术人员的专业配置组合能够覆盖部门所需专业即可。
从以上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定岗定编的方法随着企业的多元化而不断变化,在任何时候,定岗定编都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只可能是一种参考;其次,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及其各种条件变化越来越快,在某一时间段上做出的定岗定编只可能在本时间段内有意义。一旦某些因素产生新的变化,它必须跟着进行再调整。
定岗定编是企业所有部门的事,而不是人力资源一个部门的事。因此,企业需要的是一个大家在人员方面都能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机制,而不是一套硬性的定岗定编的规定。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