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需要打破的就是对这种传统人力资源招聘概念束缚。在流程上,从筛选简历-约见面试-面试结果反馈-入职是最基础的招聘工作。但是拘于源头,如果符合要求的简历稀稀落落,少之又少,我们用如何方式去找寻...
我们首先需要打破的就是对这种传统人力资源招聘概念束缚。在流程上,从筛选简历-约见面试-面试结果反馈-入职是最基础的招聘工作。但是拘于源头,如果符合要求的简历稀稀落落,少之又少,我们用如何方式去找寻候选人才呢?那么我们需要使用的就是非常规的渠道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身边可以使用的非常规的渠道到底有那些?
一、即时聊天工具渠道
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说,认为QQ不过是20世纪后冒出来的仅供聊天取乐的工具。作为一个招聘人员,不就是坐在办公室翻看几份简历并约见面试的过程么?为何变成用QQ这样工具上的应用!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的今天,手机作为一种联系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相对来说,QQ等即时聊天工具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方式变得稳定而持久。
(一)、如何找寻相关人员:
1、论坛的profile里显示的信息
2、博客资料中提供的信息
3、QQ群里面获得的信息
4、外部推荐了解的信息
(二)、对相关人员的初步筛选:
1、QQ、MSN资料在填写资料栏会有签名档,还有个人居住地。这些信息可以让我们对候选者有个初步的了解。
2、与人员沟通在与人员沟通过程中,该人员表现更能真实的体现出此人内心的素质水平。而这一过程对候选者是否符合公司要求可以做以筛选。
3、作品审核美术人员需要对其作品进行审核,在日常中,即我们所说的“作品+人品=适合公司的人”。因此通过QQ、MSN、Email等向候选者索要传递作品都非常的方便。避免了纸质传递中时间长、成本高、易遗失的缺点。
(三)、QQ及MSN的周边工具应用目前,QQ、MSN及Emal都开拓出了QQ群、MSN圈、Email群组等信息,都可以作为我们攻坚战的对象。
二、论坛渠道
(一)、找准论坛对于游戏行业美术人才比较热爱的论坛应该了如指掌。比如火星时代、CG模型网、火神网等,并要根据其聚集人才的相关性,了解是原画的还是3D的聚集地。当然,这个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进行渠道拓展和挖掘,多了解论坛,是必不可少的。
(二)、运用模式:
1、公众区的常规发帖现在大多数的论坛都会有常规的求职发帖区。在这个区进行发布常规的招聘信息虽然在人员募集上起不到太多的作用,但是在企业宣传上的力量不可低估。注意事项:请认准那些区是可以发布此类招聘信息的,那些区是禁区。如果不小心踩了禁区,可能遭受扣分甚至封号的惩罚。
2、非公众区的非常规跟帖在一些作品交流区这样的地方,如果贸然的发一些招聘信息,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如何避免呢?很简单,大家可以在“我的资料”里面把签名修改成公司的招聘信息,凝练成简单的一句话。例如:游戏蜗牛公司,长期招聘2D/3D/UI等专业人才。
3、007侦探式的搜寻这是个比较直接的方式,也是对目标进行锁定后进行的动作。就是在profile这样的环节,我们可以进行点击查询,大多数坛友会在上面留下类似QQ号、MSN或者邮箱这样的联系方式。获得这样的信息后我们就可以开展后期的围剿活动了。
4、擒贼先擒王论坛的坛主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资源。大多数的坛主,首先自己是一个美术爱好者,他们对业内的游戏美术人才也是如数家珍。和坛主搞好关系,挖掘其身上的资源。可以说既准又快,但是这个对挖掘者的毅力和沟通能力都是个不小的考验哦。
(三)、渠道细分及信息反馈:
1、区分各论坛的效度在各种论坛渠道的挖掘及宣传后期,根据回收的简历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对使用论坛的效度进行分类。
2、强强联合对效度较好的论坛及网站进行首页链接、栏目广告或者公司专场网上招聘会的方式进行合作,加大招聘的力度和宣传的广度。
三、博客渠道
博客是展现一个人特长的的私密空间。目前建立博客的有SINA、SOHU、BAIDU、博客中国、QQ空间、MSN空间等等。在这些空间里,作为美术人员多会放上一些行业相关信息的资料或者所在公司的情况,或者一些自己创作的作品。这就为我们找准人选做了铺垫。
(一)、选准候选人:
1、博文博文通常是一个人有感而发,由于网络的的隐秘性,而显得尤为真挚。通过博文中的描述,观察此人的人品和价值观取向,进行筛选。
2、链接博文有好友链接的部分,通过好友链接,不仅仅能掌握更多的同行业资源。同时,可以通过和他朋友的间接了解,知道此人之前的从业背景。
3、博客圈博客圈中聚集着大量同类人才,挖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作品收集在初步筛选后,就可以对作品进行收集和评价。
1、直接从博客收集对于一些有在博客上发表自己作品的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另存作品打包给部门负责人审核,这是比较简单的做法。
2、进行索取作品这个是比较困难的阶段。对于一些作品发布比较少,或者并没有发布作品的人员,就只能联系上博主本人。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博主自我介绍部门的即时联络方式、给博主留言、联系博主链接的朋友。在这个过程,时间长和不可控制性是一个缺点。但是,如果博主和招聘人员联系上,那么成功性和主动性就加大了。
(三)、博客延伸:
1、博客链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根据链接找到另一个人的博客,接着良性循环下去,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宝藏。
2、博客圈博客现在拥有的新功能就是建立博客圈,博客圈内是圈主聚集的同一个主题下的人才,可以节省盲目寻找的时间。
3、QQ群博主会利用一些即时工具,建立一个沟通顺畅的环境。如果能够进入这样的群,那么相关人才的联系方式跃然纸上,对挖掘来说,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综上所述,在三种方式的挖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这些非常规渠道之间都是存在着互相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我们只要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规律。坚持运用从一到百的思维,那么深度招聘工作渠道的拓展和技能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强大。我们也更加能够得心应手的为公司找到可用之才。
作者介绍:钱涛,苏州游戏蜗牛公司招聘经理。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