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揭秘:分析師跳槽多瞄准中小券商
知识库 > 招聘管理 > 招聘渠道 > 正文 1074 証券日報 2013-01-16 19:12:58

據某金融獵頭介紹,中小券商能夠提供更豐厚的薪水和更高的職位頭銜,一些大型券商的分析師樂意下嫁  記者在一次翻閱研報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大型券商的分析師發布的研報報頭已經易主,這些分析師已經跳槽到中小...

據某金融獵頭介紹,中小券商能夠提供更豐厚的薪水和更高的職位頭銜,一些大型券商的分析師樂意“下嫁”

\

  記者在一次翻閱研報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大型券商的分析師發布的研報“報頭”已經易主,這些分析師已經跳槽到中小券商,職稱也由“分析員”變為“行業首席分析師”。

  據一位金融獵頭介紹,由於中小券商能夠提供更豐厚的薪水和更高的職位頭銜,一些大型券商的分析師被吸引過去也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不過整體來說,今年証券公司投研方面的人才流動不大,獵頭們甚至會勸候選人們(分析師)“留下來”。

  有業內人士提出,研究所想要真正留住人才,需要有一個健全的長效激勵機制。

  中金多位分析師

  跳槽至中小券商

  “裁員”、“跳槽”已經成為去年証券行業的兩大關鍵詞。事實上,去年的券商裁員可以說是潮始於中金公司,去年2月10日,中金公司通過末位淘汰突然宣布投行部門裁員30多人,10月份中金年內二度裁員,主要涉及投行部門。在投研方面,中金公司現有分析師98人,在所有券商中算是多的,不過關於中金分析師跳槽的坊間傳言也一直沒有停止。

  記者粗略翻看了証券業協會公布的分析師注冊變更記錄,發現中金公司在2010年-2011年流失的分析師較多。

  孫賢兵從2007年就在中金公司,2008年進入北京高華証券﹔韓永,截至到2007年7月還在中金公司,自2011年進入北京高華証券。另外,張富盛2010年還在中金公司任職,2011年上半年進去北京高華証券。

  中金公司也有一些分析師選擇離開去往另一家合資公司。公開信息顯示,高挺自2008年進入中金公司,2011年初跳槽至瑞銀証券。根據注冊變更記錄顯示,胡迪2010年8月份還在中金証券,12月就進入了瑞銀証券,在中金任職的時間很短。有同樣經歷的還有分析師鄒天龍,他2010年8月在中金公司任職,12月就進入瑞銀証券。張博2011年上半年離開中金公司,進入瑞銀証券從事分析師崗位。另外,張齊嘉在2011年由中金公司進入光大証券、徐韓飛也在去年從中金離職進入廣發証券。

  去年投研人才跳槽

  遠不如往年頻繁

  一位金融獵頭向記者表示,“整個2012年,証券公司投研方面的人才流動不大。跟2011年、2010年完全是兩種態勢。”一般來說,新財富評選過后是一些分析師跳槽的集中時期,不過目前來看,往年的熱鬧景象並未有出現。“出於為候選人(分析師)自身的職業發展等各方面考慮,我們會勸他們最好不要動位置,留在現在的公司好好發展。”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精英們,在有了一些物質積累之后,他們更看重平台,其次才是待遇。”上述人士表示。

  總體來說,分析師的流動方向有幾種。一般來說是跳到其他券商繼續做“老本行”。不過今年,一些大型券商的分析師會選擇去往中小券商。“薪水和更高的頭銜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因素。”上述獵頭介紹說。依舊以中金公司為例,記者在協會網站公示信息中發現,王鬆柏自2007年下半年開始在中金公司任職,去年跳槽加入到信達証券。 在中金公司期間,所發布的研報署名是“分析員”,在信達証券已經成為“行業首席分析師”。

  另外,大牌券商分析師的流向主要有三種,即從賣方機構到買方機構、從公募到私募,從內資行到外資行。其中,90%的人去了買方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在流向買方機構的隊伍中,分析師呈現年輕化趨勢。進入証券行業3年的分析師隊伍中,其流動性最強,跳槽方向多為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對於這個現象,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分析師,研究水平的提升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年輕的分析師剛拿到資格就想跳槽去賣方,實際上在能力上還是不夠成熟的。”

  在金融行業內關於人才流動的消息已經是司空見慣了,但談到這些人的薪酬,有時連獵頭都會三緘其口。據悉,券商分析人員的薪酬分成幾檔:明星分析師、資深分析師、有一定經驗的分析師、剛入行的分析師。明星分析師與普通分析師的收入差距巨大,大部分人隻能做到資深分析師或普通分析師,其年收入在10萬-40萬元不等,研究所的明星分析師身價在300萬至500萬之間,最高的甚至能達到500萬元,直逼投行收入。“不過不同公司之間,分析師的薪酬差也是很大的,幾千元月薪的也有很多。但是像中信証券、中信建投這樣的券商在投研方面發展的比較好,分析師薪水自然也水漲船高。”一位業內人士說道。

  薪酬方面是影響公司“離職率”的一個方面。另外,要看各公司的人事系統,是否有良好的晉升機會,是否有很好的員工激勵制度等相關的一些配套政策。

  基金分倉佣金縮水

  研究所謀轉型

  說到分析師的生存現狀就不得不提到券商研究所。目前,賣方研究所產能嚴重過剩,今年以來,券商研究所的不斷收編,已有多家券商研究所被曝降薪裁員以過冬。券商研究所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的地步。

  十年之前,券商研究通過“報告換佣金”的模式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基金分倉成為研究業務的主要利潤來源。而如今基金向券商貢獻分倉佣金數據大幅縮減。研究所不得不裁員降薪渡過難關。一位研究員無奈地表示:“當賣方越來越大投入地服務買方時,而買方卻越來越少的貢獻佣金時,研究所作為賣方的價值是什麼呢,所以裁員減薪確實是一個肯定的方向。當然希望我們的服務范圍和服務頻率也能相應的下降才好。”

  所以,很多業內人士都指出,公募基金將不再是券商研究的單一服務對象。養老金、商業保險、券商資管、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陽光私募,未來或將給券商研究的本源業務帶來非常大的新市場。另外,為擺脫業務模式的同質化,已有部分券商研究所開始在服務差異化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去年3月,平安証券研究所將30個細分研究領域精簡為16個,結合自身投行優勢,加強中小市值公司研究。(記者 李 文)

  近兩年券商研究所“人事地震”回顧

  ◆2011年上半年,安信証券研究所的9位首席分析師離職4位,整個研究所50余人研究團隊,離職人員近半。

  ◆2011年5月,申銀萬國研究所前首席策略分析師袁宜轉投富國基金,擔任首席經濟學家。此外,中信証券原首席策略師於軍調任資產管理部門擔任總經理﹔中信証券原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張兵加盟浙商基金,擔任研究總監。

  ◆2011年10月,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離職轉投海通証券。

  ◆2012年3月,平安証券研究所近20多位分析師接到通知,裁撤13個重點行業以外的分析師,將30個細分研究領域精簡為16個。平安証券研究所有至少18位研究員與公司簽署了解約合同。與此同時,長江証券研究所 “教父”張嵐也隨其核心團隊一道離去,張氏人馬兵分兩路,一路北上投奔中信建投,一路南下加盟廣發証券。

  ◆2012年 4月,國信証券研究所副所長兼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師葛新元帶領該所金融工程組大部分成員投奔光大証券,葛新元此次赴光大証券將擔負組建另類投資子公司的重任,並出任該子公司總經理一職。

  ◆2012年06月 民生証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滕泰獲批辭職申請。此外,與滕泰同時加盟民生証券的研究所副所長、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馬永諳也在微博上宣布離職。

  ◆2012年06月,華泰聯合証券研究所爆發“人事地震”,至少一半以上的分析師離職,跳槽至光大証券、平安証券、民生証券等競爭對手。(本報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