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校友,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是架起学生和公司之间情感联系的很好的桥梁,所以在各大校园宣讲会上频频见到校友的现身说法。在我看来,公司如果长期进行校园招聘,而且数量不小,且影响力限于行业、地域、产品...
序言:校友,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是架起学生和公司之间情感联系的很好的桥梁,所以在各大校园宣讲会上频频见到校友的现身说法。在我看来,公司如果长期进行校园招聘,而且数量不小,且影响力限于行业、地域、产品等因素而有限的情况下,不妨将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当然,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首先要使他们变成职业选手,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今年的校园招聘中,加进去了更多的校友现身说法的环节,主要也是基于学生对于个别部门的认知有限,比如信息中心,一家化工企业大肆招聘计算机的硕士,就似乎是华为去天津大学招聘化工专业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校友的现身说法,通过分享在公司的工作和生活,使得大家对于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和对计算机方向的同事的定位,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效果也确实很好。
校园宣讲的过程中,大谈公司的光荣与梦想、市场与战略,始终离学生的最初的求职梦想太远。虽然他们知道只有一家好的公司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和培训学习的机会,但是这毕竟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校园宣讲水分较大,更多的是诠释梦想,解说远景,而非和大家分享现实,所以就算蛋糕做的很大,最终是不是能分到大家的头上,都是未知数。校友就相当于是另一个视角,通过他的成长经历,直观感受来使得师弟师妹们了解自己在公司会受到的待遇,享受到的培训和成长,虽然避免不了修饰,但是整体而言,参考价值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学生也比较欢迎这种方式。
校友现身说法这种形式虽然不错,但是,毕竟不是随便抓几个人,让他们做上几张PPT 就可以到自己的母校去宣讲的,在我看来,这绝对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形象、表达、心理素质等都是要求。理想的做法是提前几个月的时间,就根据基本信息整理出一个各校校友清单,根据人力资源部和部门经理对于他们的了解,进行个初步的判断,筛选出可参加宣讲校友的名单;第二步就可以把他们召集起来,开上一次沟通会,让大家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再做一个现身说法的PPT;第三步自然是人力资源部形成一个专家组,将于PPT审核,并组织这些准宣讲校友进行模拟宣讲;第四步,排除掉不合适的人后,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了。最后出来的成品就是职业选手,什么时候需要宣他们,他们稍作准备就可以进入角色。
而当一家公司的总体令人很满意,但是有些部门的招聘并不如意的情形总是存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要有针对性的部门介绍,再有一个针对性的在这个部门的校友的工作与生活的分享,那就更好了。所以,职业选手最好不仅是来自各个部门的,若他们做的分享能够结合部门的情况,在部门受到的培训、部门的职业发展通道、具体的工作与生活等等,那就更加丰满写实了,相信吸引力更强。
值得一提的是,入职不久的员工,对于公司晋升通道等很多的东西都是感受不深,也很难有效的串起来,人力资源和业务部门需要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意见和资源。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