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压力面试的操作误区
知识库 > 招聘管理 > 招聘渠道 > 正文 877 2012-04-07 17:02:20

 压力面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便需要承受、应对更多外部的威胁与危机,这种来自外部的威胁与危机会很自然地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压力,这种压力...

 压力面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便需要承受、应对更多外部的威胁与危机,这种来自外部的威胁与危机会很自然地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集中在决策者、企业高层管理者、特别高级技术人员身上;当然大型集团公司中,企业中层管理者、中高级技术人员也会受到相当大的压力的影响,基层管理者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

  由于目前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及人文的飞速发展与快速变化导致企业越来越敏感,深感危机四伏,故而在招聘新进人员时(尤其是基层管理者以上人员)都或多或少的考虑了压力面试的因素,招聘中层管理者以上包括中层管理者时,压力面试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而且这种方法的使用也越来月普遍。

  在采取压力面试的方法进行面试的过程中,有很多企业、很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那就是误解了压力面试,对压力面试的误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凡主考官都可以采用压力面试的方法

  其实不然,压力面试是一种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面试方法,需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从业经验、相当的专业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渊博的课外知识、良好的心态才能比较好的利用压力面试的方法找出核实的人选。

  2.凡求职者均可采用压力面试的方法进行考察

  犯这种错误的人相对较少,只有那些自以为经验丰富、专业功底强、好奇心强的人才会这样。

  3.压力面试就是考察求职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犯这种错误的人相对较多,因为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人的思维角度来讲,人的思维可以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两种,那么我个人认为对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从“感性心理承受能力”和“理性心理承受能力”两方面来考察;

  (1)一个人能克服所有工作上的困难,应付所有工作中的麻烦但却承受不了感情上的伤害和打击,那么则可以判断他的“理性心理承受能力”大过他的“感性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失恋而自杀的人、因为亲人的意外或者去世等变的颓废、堕落的人、因为被朋友出卖而发疯的人等等往往都属于这一类;

  (2)相反一个人对感情大而化之、毫不在乎但在面对工作的时候常常表现的烦躁不安,这说明他的“感性心理承受能力”大过他的“理性心理承受能力”;这类人一般都集中在事业单位、ZF部门、娱乐场所等等工作清闲、悠然自在及家庭条件较优越的群体中;

  (3)有一类人群则是“感性心理承受能力与理性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在情感上和工作上不能承受一丁点的挫折、困难,否则就会灰心丧气、心灰意冷;

  (4)另一类人群则是“感性心理承受能力与理性心理承受能力”都较强,不论是情感上的打击还是工作中的困难都能够很好的控制和克服;

  在实际的招聘面试过程中,几乎所有面试考官都忽略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存在感性和理性的区别的,从而导致其考察过程中就存在偏差和误解;

  4.压力面试就是给被面试人员难堪

  很多公司的招聘人员在与被面试人员交流或对求职人员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故意制造尴尬、紧张的气氛,利用尖锐、刻薄的语言、冷面的态度及不文明的行为等等引起被面试者的心理紧张与不自然;包括很多知名的大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都存在这样的误解;也许这样在国外比较适合,但在中国是绝对不适合的;

  个人认为,故意制造尴尬、紧张的气氛,利用尖锐、刻薄的语言、冷面的态度及不文明的行为等等引起被面试者的心理紧张与不自然并不能考察一个人的压力承受能力,而只是在考察被面试人员的自尊心强弱;

  (1)自尊心强的人会感到非常的不舒服,故而原本能回答的非常好的问题只是轻轻带过,原本能回答的问题却放弃不愿意作答;如此,面试就变成了逢场作戏!有何意义?

  (2)自尊心弱的的人,相对脸皮较厚,面对突如其来的尴尬却往往能够应付自如;但同时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人如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结:综上讨论,压力面试可以成为企业选拔优秀的中高层管理者时的一种有效的面试方法或手段,但绝不是纯粹的考察被面试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与、也不是给求职者难堪;

  有效的压力面试可以采取文件筐测试的办法来完成:

  以一定时间为限制,要求求职者在固定时间内完成超额的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求职者的变化,方可以考察其对工作的压力承受能力;

  如以1小时为限制,要求求职者在1H内完成4H的工作任务,那么在接到这样的命令时,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部分压力承受能力很差的人会自然放弃面试;

  (2)还有一部分人会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出放弃;

  (3)还有一部分人并不放弃,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焦躁的情绪;

  (4)另一部分人呢,则在面对明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依然镇定自若,情绪不温不火、不急不躁的很有调理地处理各项事务;

  那么在以上四类人中,前三种都是压力承受能力较差者,第四种则是企业需要的最佳人选。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