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高地,如何构筑?
知识库 > 招聘管理 > 招聘渠道 > 正文 873 2012-04-07 17:04:58

 当今城市发展,谁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近日举行的2010中国青岛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成为青岛引才的成功平台。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出录音:我们设置一个人...

 当今城市发展,谁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近日举行的2010中国青岛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成为青岛引才的成功平台。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出录音:我们设置一个人才战略,体现出来我们的高层次、高水准,也需要策划。而不是设置一个简单的单一的活动就标志着我们引进了、行动了。)《直通金海岸?本周话题》人才高地,如何构筑?

  7月28日开幕的2010中国青岛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吸引了70多名海外人才,12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来青,其中很多项目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为青岛亟待升级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提供智力支持。我们先来通过记者的报道回顾一下相关情况。(出录音)

  参加本次洽谈的高端人才有70多名,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以及西欧地区,他们拥有海外专利53项,将为青岛的新能源、新材料等亟待升级的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美国波士顿医疗信息咨询公司总裁、华裔学者白荣亮带来其开发的全国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信息交换系统,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医疗信息实时交换,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那么我们更看重的是报效祖国,回家做出一番事业,我特别喜欢青岛的投资环境、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环境还有各个方面的环境。”

  白荣亮表示,回国创业他更看重的是公司的发展前景。

  “待遇是短期的,而发展是长期的。还有更看重就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其他软件方面的条件。”

  在现场,许多企业积极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项目洽谈,寻求合作机会。山东福田科技集团副总经理田强:“因为我们公司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我们一些科研研发各方面的人才不足,尤其是科技支撑这方面,一个企业的发展肯定科技是第一位的。”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高水平人才队伍?采取那些举措才能构筑起人才高地?今天我们连线青岛市政协副秘书长、民进青岛市委副主委赵高潮共同探讨相关的话题。

  主持人:赵秘书长,这次青岛市组织这个比较高端的海外人才洽谈会您怎么看?

  赵高潮:这个举动这是个信号,表现出了我们政府对人才的求贤若渴。我们政府已经认识到人才是今后发展的制高点,谁拿着了人才,谁就抢占了制高点。但是我想说关于人才的概念,还有一个哪一类的人才。 咱们不要盲目给他归类,这一点还有些不足。

  主持人:这个具体怎么讲?

  赵高潮:比如说咱们需要高层次的管理人才,高层次的金融人才,咱们青岛市要打造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如果金融人才缺乏的话,发展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还有高层次的策划人才。现在是干大事靠策划,干小事靠忙活,还有高端服务性的人才,还有一种高端的文化性人才这一些。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拿出来了各类人才的一种方案吗?我觉得还显得不够。

  主持人:就是说要根据需要来筹划引进。

  赵高潮:比如说咱们现在呢,高端文化人才好像显得极为不足。一个城市要提高他的实力,不光是你有多少工厂多少企业,GDP是多少,还有一个提升城市的形象,我们就把这个叫做城市文化软势力。城市软势力很多,就包括服务了等等都是城市软势力。还有就是城市的形象,比如说通过影视作品,艺术作品,可以扩到很大的影响。新疆一首《大阪城的姑娘》一下子把大阪城在全国的知名度提的很高,一个《美丽的太阳岛》就把哈尔滨知名度大幅度提升。所以说现在有脍炙人口的文艺、文学作品他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这需要高端的人才去创意、去策划、编写。这块啊,一但上来了会对青岛的知名度有很大影响。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这次来青岛的很多海外人才可能并不是非常在乎一时的待遇,他们最注重的还是发展环境、发展前景。

  赵高潮:我想就关于这个人才,不光是引进,还要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平台。如果他们进来以后发挥不出来,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在其他地方已经取的成绩的才能进来。在其他地方没有取的成绩的他进不来。进来以后我们给他创造的条件、平台是什么?这个需要好好的规划一下,我们都提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

  主持人:我们也采访了几位海归人才,我们来听听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注重的是什么。

  (出录音)

  我最期待的还是税收上有些减免,办公室硬件上能有些帮助。

  首先来讲我们希望能给我们更多的帮助让我们把时间和精力多花在企业的运营发展上,而不是各种繁复的手续。

  更看重就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其他软件方面的条件,比如说投资环境,各种服务的设施配套环境,以及相对来讲我们现在讲究的生存环境。

  (录音完)

  主持人:您怎么看这些问题?

  赵高潮:这个人才他是个全社会的问题,不单一是哪一个部门、比如人事部门的事,为什么这么讲呢?比如说有些海归,有些引进的人才已经有些成就了,但他要到青岛来干,他有个家庭的问题,家庭要过来有个安置问题。这是不是就需要各个部门联动,给他提供较为方便的环境,使他没有后顾之忧。就是这个人才,不仅是海归,京归行不行?北京归来的行不行?广州回来的行不行?广归行不行?其他地方,任何一个地方是不是都应该是人才,而不限于仅仅是海归。

  主持人:应该不分地域选人才。

  赵高潮:不分地域,应该把这个视野更大,尤其是其他一些地方,这个人才他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成长的经历不一样。海归有海归的成长环境,可能搞某一项技术,这个海归有很大的作用,可是作为其他一些方面的人才,不一定是海归,海归还要适应这个土壤,移过来的树还要适应一段环境,可是在国内其他地方成长起来的,他经历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可能现在青岛的发展过程就是以前北京上海深圳曾经走过的路,他们经历了这个转折的点,他们有丰富的经验,这个样他们更适应本土生长。是不是也可以呢?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了很多都是人才引进的,我们要构筑人才高地,我想不应当仅仅靠引进人才吧?

  赵高潮:我们不仅是引进人才,不仅是使用人才,我们还要培养人才。人才假如说一年一引进,两年一引进,如果永远是依赖于引进人才,而进来以后我们不能使他发挥作用,进来以后就变成了庸才了,我们就要想想我们的问题出在哪个地方。青岛市现在是830万人口,这两年引进的人才也不少,如何使已经到青岛的人或者是生长在青岛的人如何成为人才,这就是一个基础的问题。如果基础越厚,你的人才队伍越强大,人才事业发展的越好。光引进是远远不够的,或者他做不到,只能靠培养人才,我们现在自身的人才有哪一些这一方面的人才,是不是在引进的同时也应该同步的对青岛市目前的人才状况进行摸底,了解、分类,进行奖励而不是引进的我们就奖励,不引进的、土生土长的我们就不作为人才我们就不奖励。这样我们才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引进的我们欢迎高水平的,成长起来的、发展起来的人才我们同样也欢迎。甚至是把我们有希望的人才送出去让他学习、让他强化,然后让他再返回。

  主持人:就是说人才的培养、使用应该是多种形式的。现在国内很多省市都在创新性的选拔使用人才,我们再来通过一段材料了解一下别的地区的经验。

  (出录音)

  上海交大筑“金巢”引“候鸟”,靠科研氛围吸引海归学者。王义斌教授近日以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的名义,出任上海交大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这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细胞生物学教授如此描述选择的理由:“这里没有把金钱与科研论文挂钩,没有把科研当成交易的筹码,而是真的希望我们能做点事情。”

  广东省为引领企业自主创新,2008年率先做出一个借用人才的开创之举——科技特派员制度。两年来,全国230所院校派出3451名科技特派员,以及上万名由本科生至博士生组成的特派员助理,深入到广东2000多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并辐射带动了1万多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掀起了南粤大地自主创新的高潮。

  日前,无锡在美国硅谷建立创新创业中心,成为无锡市继日本东京、加拿大多伦多、法国巴黎后在海外拓展的第四个人才工作站,向全球揽才。海外基地的建立,使无锡在海外的引才工作网络进一步拓展版图,一个以无锡为中心,辐射国内、国外资源的海外高层人才引进网络雏形初显。

  (录音完)

  主持人:您觉得要构筑人才高地我们是不是该多措并举,甚至是创新很多做法?

  赵高潮:这个人才问题,我们设置一个人才战略,体现出来我们的高层次、高眼光、高水准,也需要策划。而不是设置一个简单的单一的活动就标志着我们引进了、行动了。还有就是,你已经引进了5年的博士生,回国5年了,他是不是生活的好,是不是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是不是还作为人才对待,他的成果是什么?这样我们要回头一看,为什么他可能发展的缓慢了?我们在总结一下。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您的精彩观点。

  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襄助共同发力。除了理念上的支持,一些现实的体制机制问题也亟待解决。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路径,促进引才、育才、聚才各环节的紧密衔接与良性互动,促成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形成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态势,才能创造出我们跨越式发展的新优势。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