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招聘面试 评估应聘者的性格
知识库 > 招聘管理 > 招聘渠道 > 正文 877 2012-04-07 17:18:32

 背景资料  互动式面谈是成本巨高的筛选方法,却非常关键。  原文:  我们安排应聘者同时与多个考官面谈,这个环节其实是部门选拔的过程,考官包含该岗位的主管领导(我们事前做过考官的面试培训)。  ...

 背景资料

  互动式面谈是成本巨高的筛选方法,却非常关键。


  原文:


  我们安排应聘者同时与多个考官面谈,这个环节其实是部门选拔的过程,考官包含该岗位的主管领导(我们事前做过考官的面试培训)。


  在互动式面谈中,我们通常会问以下问题:


  “您觉得在以前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什么?”


  “您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您以前最失败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应聘者提供原始资料,目的是以他的过去来判断他的能力,而不是以他对将来的描述来断定他的才能。我们会问他对未来的打算,而不会先给他描述未来、设计未来。


  尽管应聘者知道这是在考他,但好的考官还是能从应聘者的应对中发现很多此人的特征、价值取向。


  今日点评:不要搞乱问题的顺序


  助手告诉我,这几个问题现在已经被人力资源问滥了。


  不过,我还是要在这里提醒一句,这三个问题的顺序不能搞反,不能先问“您以前最失败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因为这样会引起应聘者的反感和防卫。


  原文:


  如果考官对应聘者有进一步的兴趣,还可能与应聘者研讨以下内容:


  企业或同行中成功、失败的案例;


  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劣势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等。


  另外,我们酌情安排应聘者参加一些小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各人的个性、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最后我们还安排了一个晚餐,在餐桌上我们可以考察一个人的反应、仪表、待人接物。


  今日点评:餐桌上的考核


  “酌情安排应聘者参加一些小组活动”,就是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情景测试,这个做法在当时属于很前卫的做法,所以要保密,写得很隐晦。


  时至今日,情境测试在网上可以搜到很多好的做法,我不在这里详谈,我倒是想谈谈餐桌上的考核(餐厅是我训练学生的场所之一)。例如:


  在广东吃饭,必然要喝茶,喝茶就必然得有人倒水。就像北方人饭桌上喝酒,就会有人倒酒一样。


  倒水至少有六种境界(我们不让餐厅服务员倒水)。


  第一境界:从不倒水,哪怕自己的水杯没水了,也要等别人来倒。


  广东人的说法是:坐在那里,像一尊佛,一动不动;


  这种人一般都是餐桌上德高望重的老大,由一班小的照顾、伺候着,不用自己动一跟手指头;


  如果不是餐桌上的老大,就可能是家里的老大,被家人照顾、呵护惯了,在外面依然扮演被保护动物的角色;


  也有可能是性格内向,不善张罗,怕引起注意,害怕出错;


  第二境界:只给自己倒水,不管身边的人;


  这种人通常很自我,不考虑周围的环境,不知道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果是招聘一个技术高手,我们通常会不太介意,但要警惕,这种人的合作性可能会稍弱;


  第三境界:先给自己倒水,然后再给别人倒水;


  这种人也比较自我,但还是稍微懂得看看周围环境;


  第四境界:先给别人倒水,再给自己倒水;


  这种人比较难以判断,要多增加些考察项目;


  第五境界:很恭敬(或热情)地给别人先倒水(从表情、眼神到手势),再给自己倒水;


  营销人员,至少应该是第四境界的人


  第六境界:无需给自己倒水的时候,也能随时很恭敬(或热情)地给别人倒水。


  这种人,比较醒目,随时注意、揣摩别人的需求,在很多场合都容易反客为主,有机会的话就会主导环境的氛围。


  当然,这种人也可能是职业习惯使然。


  这种分析适用于倒水(还有,别人给你倒水,你的反应也是一种考核),倒酒却是另一回事。


  后记1:真实做人,修炼自己


  有学生曾经说,梁老师,您太可怕了,一个细微的动作,您都解剖得头头是道……


  我说:


  凡是“阅人无数”的人基本都有这种能力,只是很多人不说,我则好为人师,喜欢分析给大家听而已;


  学生问:如果一个自我的人,要刻意掩饰自我,也做到第六境界主动倒水,您怎么判断?


  我说:有些事情确实不难模仿,容易做到,但是,很多其他细节会出卖一个人。每个人的一言一行,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无不反应一个人的性格、价值观、修为,掩饰是徒劳的……


  境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如果一个研发高手,在餐桌上像第六境界的人一样,长袖善舞,人们可能会觉得他略嫌江湖了,未见得是好事(研发高手的焦点在研究事,而不是人);


  能装得了一时,却装不了一世。真实地做人的同时,修炼自己,才是明智之选。


  后记2:餐桌上的家教


  小时候,我的祖母对餐桌上的礼貌、规矩要求很多。如:


  吃饭要先禀告(从地位最高的开始禀告,如“爷爷吃饭、爸爸吃饭”),一桌人喊完了,才能端起碗;夹菜只能夹自己眼前的(否则就叫飞象过河),不能拿筷子乱翻(挑自己喜欢吃的),菜、汤要先放在自己的碗里再吃(不能直接送到自己的嘴里),吃饭的声音要尽量小……


  祖母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坐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要懂家教……


  餐桌上的行为,反映的是家教。


  现在的社会,价值观似乎完全变了,人们在乎的似乎是“是否快乐”,而不是“是否有家教”了。


  很多企业试图推行六个西格玛、6S,花大钱做企业改革,但在员工的招聘、素质的提高上,却不愿意多花一分一毫,员工宿舍乱七八糟,任由员工随地吐痰,连最基本的行为都不“S”一下,这样的改革注定是失败的。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