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聘网站上,我们总会发现,有一些企业,一年365天,天天找人才。为何年年月月日日地找?不是找不到人,也不是企业发展节节高,皆因人才千方百计找来了,匆匆忙忙又去了。 找对人,才能做对事。听起来挺有...
找对人,才能做对事。听起来挺有道理。如何确保找对人?人力资源管理界发明了很多测评工具和面试手段,心理的,行为的,模拟的,案例的,小组的,压力的……琳琅满目,数不胜举。企业规模越大名气越响,招聘流程和手段越变态。恨不得用照妖镜照个一清二楚、用手术刀解剖的一目了然。虽如此折腾,仍然经常瞎了眼招了不该招的人。难道招聘工具方法用错了吗?跨国公司都是这样过三关斩六将的招聘人才啊。一头雾水迷迷糊糊找不到答案。
识人很重要,所谓知人才能善用。不过识人,短短的几个回合测评面试,只能识个大概。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见人心即识别其关键特质也,比如诚信、创新、责任、合作、主动、协调等等。这些深藏在冰山下的特质能力,只有通过工作任务才能看清。所以,识人,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日常的工作行为表现、工作任务和绩效目标的开展来观察和识别,唯其如此,才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人才的能力、兴趣、特长。
故,招聘面试不等于识人,绩效考核也不等于识人,识人在于管理者用多少时间、精力、兴趣去观察、发现、总结其在实施工作任务和绩效目标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兴趣。
知人善用?不一定。人才流失的两大原因:一是人才找到了更高水准的薪酬福利的职位(真诚不虚伪地讲,多数的跳槽者其核心驱动力为财),二是知人不善用。要做到知人善用,当然首先在于知人。而善用者,乃“用其长,避其短”也。唐太宗是知人善用的高手,他经常对各县的县令进行考察。他说,县令官虽小,但非常重要。用一个好县令就会把一个县治好,用一个坏县令就会把一个县搞坏。所以他记载着每一个县令的优缺点,从而做到“用其长,避其短,人尽其才”。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得意洋洋地讲:“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谋圣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总理之才);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军事之才)。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如果刘邦把张良、萧何、韩信的三者位子调换过来使用,结果会怎样呢?
由此可见,真正的管理者、领导者,不仅要懂得知人、识人,更要懂得善用人才。用人所长,必容人所短。天天盯住人家的短板、找毛病,人才何以甘心让你使用?管理者没有胸怀,必定不容人所短。
用人所长,天下处处是人才;用人所短,年年岁岁总招人。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