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一般分为个人化管理和组织化管理两大类情况(我有专门论述个人化管理和组织化管理的文章),对人力资源总监的知识能力结构有不同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又分为三个阶段:1、人事管理阶段,把员工当作...
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很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和专业应用也很粗浅,70%的企业处在第一阶段,或有第二阶段的形式,没有实质,25%处于第二阶段,5%的企业处于第三阶段。
我们找了6家猎头公司帮我们介绍中高级管理人员,我谈谈招聘人力资源总监的经验体会,其中有一些需要规避的陷阱和识别的假象,供大家思考。
我带领的企业正在组织化管理的提升过程中,对招聘人力资源总监岗位的要求:1、熟练掌握人力资源各种专业技术,能指导教授下属专业技术方法;2、在组织化管理(计划预算、流程、考核等)的企业工作过,有参与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实践经验;3、通晓人性,对人的本性和优缺点有研究,并有管理人的心得体会;4、具有领导力、影响力,能整合企业人力资源(老板、董事、高级经理,中基层经理),能推动人员观念转变和组织变革;
我面试人力资源总监的方法,先让候选人讲述他/她是如何做人力资源工作的,我随时插话,把话题引向深入,我目的是搞清楚他/她到底是怎么做人力资源工作的,在人力资源工作中担当什么角色,掌握了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方法,积累了什么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否具有对人的洞察力,如何管理下属,如何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方法解决企业难题,如何处理企业里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与老板/总经理的关系处理,如何克服企业中的困难/难题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完善发展。经过面试者的回答中,我就能知道了这个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通过面试过程我发现:50%的人选或者担当过人力资源经理/总监/副总等职务,多属于经验型管理、没有用过/掌握现代管理工具的经验,是水货;或者是简历由个人编造或猎头公司包装,是假货;30%是担当过人力资源经理/总监/副总等职务,对专业技术津津乐道,以为自己能力高强,凭借专业技术就能胜任人力资源总监职务,忽视人和文化的可变因素,不懂得做高级管理者;15%是担当过人力资源总监/副总等职务,在以前的企业有过较好的业绩,轻视企业文化因素,照搬原有经验和方式,认为只要掌握绝对权力就能快速提升新企业管理水平和业绩;5%是担当过人力资源总监/副总等职务,有专业技术能力、有一定领导经验,对文化应变有心得体会,但对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有偏好;
我从6家猎头公司提供的候选人中面试十几位,基本合格的有三位人选,从中为商业集团招聘到了人力资源总监。有人质疑:凭什么你经过这么简单的流程和方法就能判断人力资源总监的能力呢?流程形式虽简单,但也要花费2-3个月的时间,越是你看中的人选,越要多花时间交流,要不止一次请他到企业里来考察面试;更多的是凭着我二十多年的企业实践和管理经验,虽然还不能确保他就一定能融入企业文化,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但是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可能性,其他的只有在实践中印证了。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