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甄选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人员甄选招聘一般是基于企业短期的岗位需求开展的工作,仅仅以工作分析和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作为考察对方是否具备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与...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员招聘流程一般分为确定招聘甄选需求、明确应聘人员所需的素质要求、选择招 聘甄选的渠道、招聘甄选具体实施等几个阶段。
首先,确定企业的招聘甄选人员需求。招聘需求一般是依据企业的战略性人才规划,当企业现有岗位需要增加人员或增添了新的工作岗位时,当企业因调职、离职引起的人员重新安置,或者当企业因临时项目或特殊任务带来的人员需求等。
第二步是定义待应聘人员所需的素质要求。在确定人员需求以后,企业要明确待招聘岗位的关键专业能力素质和通用能力素质要求,为特定职位界定能力素质要求等级,例如,某部门主管岗位的通用能力素质“激励下属”为1级,专业能力素质“会计核算业务能力”为指导级。
第三步是选择进行甄选和招聘的渠道。招聘渠道一般分为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两类。外部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媒体或招募中介机构,内部招聘渠道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发布职务空缺信息,实施内部员工竞聘或工作岗位轮换等。
最后一步是借助胜任力模型等人才评价工具具体实施甄选招聘。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执行甄选面试以及使用适当的人才评价工具对应聘者作出甄选决策。首先是根据应聘职位的胜任力模型确定该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明确什么样的应聘者可以被录取或者上岗;接下来是要确定测评的基本形式和工具。选择用什么样的测评形式和工具一般由招聘职位的性质以及测评的指标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是对各种工具的综合应用。例如,对公司或行业知识、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一般用纸笔测试法;对于沟通能力的测评需要用结构化面试;对于一般人员招聘用结构化面试,对于管理人员招聘采用评价中心方法。测评的形式和工具确定下来以后,接下来开始具体实施测评与数据收集。在测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客观化和标准化,要保证收集到的数据能够公平、真实反映应聘者的状况。测评结束后还要对素质测评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衡量测评结果主要有三个指标:指标胜任度、综合胜任度与单项能力素质。指标胜任度=任职人达到标准的能力素质数量/本职位能力素质总数,综合胜任度=∑(各能力素质实际分值*权重)/ ∑(各能力素质标准等级*权重),单项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标准等级-1.对测评结果的分析包括对测评结果的计分、统计和解释,所有的计分和统计方法都应该是预先设立的,使用者只需要按照测评说明进行操作即可,将测评结果与预先设计的标准进行比较,然后得出结论。最后一步就是根据测评分析的结果做出甄选招聘的最终决策。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