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现用工荒:各地争夺工源 四川留乡者增加
“抢人”・各出奇招
某大型企业将招工摊点摆到火车站,现场“拦截”准备出川找工作的农民工;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内,用人单位追着求职者去工作;浙江、广东、福建数十家企业每天不断给省就业局来电,要求输送务工人员……春节大假刚结束,省内外的企业就开始到处招工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省不少企业也在喊招工难,加入到与沿海企业争夺务工人员的“战斗中”。成都市就业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光成都市的几个重大项目用工量就在40万人左右,如果在省内招不够人,成都也会到省外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去招聘。春节后一段时间内,“用工荒”、“招工难”将继续上演,省内外企业都将为招工人绞尽脑汁。
人力资源市场
省内企业打算到“下面”招人
春节大假刚过,人才市场就已经十分热闹。
昨日下午4时,锦江区人才市场内依然人声鼎沸。搬运工、电工、焊工、保洁工等各类工种的薪资待遇,都在招工单位的公告上写得一清二楚。成都一家农资储运公司的招聘广告牌上,写着要招聘搬运工、电工、焊工等,开出的工资都在每月2500元左右,搬运工的工资最高甚至可达3500元。
说起招聘效果,这家农资储运公司负责招聘的苏先生直摇头:“招聘情况不是很理想,去年比今年还要强一些。”至于为什么招工难,苏先生也一直没有想明白:“不晓得为什么,今年工资其实还是涨了的,涨了200元左右。”苏先生说,技术工不好找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今年搬运工都没有几个报名的,更别说招到人了。
与苏先生一样,成都一家保洁公司负责招聘的周先生说,招聘两天了,到昨天为止依然“颗粒无收”:“现在还没招到人,情况比去年差。”该保洁公司对室内保洁工作开出的工资是每月1000-1800元,比去年涨了200元左右。招工情况不理想,周先生着急了:“再招不到的话,我们就去绵阳等二级城市招。”
现场不少省内企业招聘负责人都表示,再等几天如果实在不行,他们都准备到省内的二三线城市去招,到劳务输出大县去招。
省外企业要人电话每天不断
春节前,省就业局的职介机构就陆续接到外省的“要人”电话,春节大假后这两天,省就业局的电话更是成了热线。“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数十家企业的电话这几天就没有断过,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希望输出一些人员过去。”省就业局有关负责人说,与往年相比,今年省外企业“要人”的电话显得更急切,人数需求也十分大。
昨日下午的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内,浙江的一家纺织公司开出的工资达到每月2000-3500元,负责招聘的曹先生已经有好几年到四川招人的经验,“以前都是在四川的绵阳等二级城市招工,一天之内招几十个没问题,现在改在成都招,情况不太好。”曹先生认为,招工难,主要原因还是待遇上不去,发达城市和成都的工资待遇差距缩小了,沿海在内地招工的优势没有以前那么明显。而现场招聘的其他几家省外企业也都表示,对今年的招聘效果不满意。
“省外企业派人到四川来招聘,正月十二后将逐渐增多,现在主要是电话‘要人’的比较多。”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的工作人员说,这几天现场招聘的主要是省内企业,省外企业要么委托招聘,要么等几天直接派人到四川来招聘。
劳务输出县引导外出打工者就业不离乡
昨日,在金堂县各大汽车站、人力资源市场等打工者较为集中的地方,不少打工者收到了金堂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发出的就业宣传资料,鼓励大家留在家乡就业。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金堂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劳务开发科获悉,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成都就业机会的增多,尽管春节大假已经结束,但是今年金堂县4万多的返乡农民工中,预计至少会有一万多人选择在家乡就业创业。今年金堂县新增的就业岗位也将超过去年新增的1.2万个,金堂县还将承担成都一些大型IT企业的劳务工供应。
金堂县是四川的劳务输出大县,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保持在18万人左右。国内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北京、上海、新疆、江苏等地,其中在广东务工人员达6万余人,仅东莞市厚街镇金堂籍务工人员就达3万余人,被外界称为“小金堂”。
“目前,金堂县正在逐步推进由劳务输出大县向劳务用工需求大县的转变。”金堂县劳务开发办劳务开发科科长何胜利表示,为了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金堂县为回乡人员免费提供了创业知识培训服务,引导外出打工者“就业不离乡”。去年12月6日,金堂县还在《东莞日报》以《天府山水田园城市金堂》打了一个版的广告,力争今年吸引两万名外出打工者回乡就业。
留乡者增加原因
之所以今年过完年留乡打工的人数直线上升,何胜利分析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成都范围内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好了,农民工在老家创业的机会不比外面少,挣的钱与外出打工持平甚至更高。此外,农民工常年在外打工,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而随着沿海地区和成都薪资待遇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民工们更希望回乡就业创业,参与家乡的建设,获得与城里人一样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政府部门
成都今年用工量达40万人
“成都市重大项目今年将提供40万个就业岗位。”说起招工的问题,成都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成都现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用工荒”,部分企业、部分工种存在暂时的招工难问题。成都将继续推行回引工程,让省外务工的人回成都工作。去年,成都已陆续组团到上海、江苏等地,招募川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今年成都也会到外地去招聘。
该负责人说,春节后,有一段时间存在结构性供给不均衡的状况,造成部分单位招工难,这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现在劳动力市场对有技术要求的工人特别是高技术工的需求很大,但技术工人的培养都需要一定时间,而用工方对技术工人需求量越来越大,造成短时间内可能招工
难。成都将加大对劳动者的培训,通过培训缓解用人单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招工难”分析
成都市人社局的负责人分析认为,招工难与企业对劳动者保护、工资与效益增长是否成正比,是否买社保等都有较大关系,一些企业以前在对劳动者保护、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一直做得不到位,工资长时间不上涨,社保不买、出工伤不管、工资不按时发放,这些问题积累下来,肯定造成招工越来越难。同时,内地城市的工资待遇与沿海城市差距的缩小,也是造成沿海“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华西都市报)
央视《新闻1+1》2011年2月10日晚播出节目《用工荒:用“权利”留人!》
导视:
解说:
又是春节,又是民工荒,大巴接,车站截,优惠政策发文挽留,争夺战政府加入。
记者:
昨天抵达南陵县城的十辆大巴车现在又一次整装待发,到农民工的家门口去接他们。
解说:
上海、广东、长三角、珠三角旧戏上演,郑州、武汉、重庆,中部、西部新角登场,这个年初孔雀不再只向东南飞。
招工者:
两三年之前就很多,陆陆续续就回去了,在自己家门口干活。
何正品:
缺工很厉害,我们工厂满员是2600人,现在缺2000人。
解说:
拼薪水、拼福利、拼权益,破解用工荒不能只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新闻1+1》本期关注:用工荒,用“权利”留人。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春节过后,东西部开始打起了农民工的争夺战,在东部的上海,一些用工企业开着400辆长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门口去接农民工回来。而西部的重庆,当地的官员更是在春节期间有一项特殊的加班任务,就是设法把那些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能留多少就留多少。这一接一截争夺战反应的到底是哪些深层次的问题,最终得益的是不是会是那些农民工呢?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2010年2月8日正月初六
解说:
“破五”刚过,初六凌晨,夜色中行驶的是从上海出发的大巴车,目的地是安徽省的南陵县,它要去把当地的农民工们从家门口接到上海。
外出务工者小林:
以前就在马路边上拦车,有时候隔了一天、两天、三天都走不掉,现在车子从这里出发方便了。
解说:
平静小县城,看不见的抢工潮,今年上海出动了近400辆大巴赶到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接回农民工,包下这些车的是上海大大小小的企业主们。
胡秋滨(杰蒂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的订单应该说非常好,主要是没有工人,(最多时)28、30辆左右,到2006年的时候一下就降下来,降到十辆左右,到现在只需要两辆车。
解说:
位于上海嘉定区的杰蒂玩具厂以前最多时有1300多人,由于招不到工人,工厂规模已经缩减到了300人,而上海的用工荒也在长三角、珠三角东部多个城市都在上演。
招工单位工作人员:
感觉蛮难招的,反正不好招。
何正品(浙江嘉都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工厂满员是2600人。
记者:
现在缺多少人?
何正品:
现在缺2000人。
解说:
在广东肇庆长途客车站月薪2000至3000,享受50%伙食补贴,每月休息4天,这样的招工广告随处可见,不少企业将招聘现场直接搬到了火车站。
企业招聘人员:
尽管提高了待遇,去年从两千、两千五提到三千,一样招不到人。
解说:
而浙江德清县更是主动出击,组织当地5家企业赶到贵州招聘。
刘诗明(应聘人员):
大老远从浙江赶过来,比较有诚心,而且也为我们这些想找工作的人,给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解说:
春节之后制造业基地用工荒,近年以来屡见不鲜,今年不同的是成都、重庆、武汉等中西部城市也开始纷纷加入抢夺大战中。
字幕提示:
2002年3月31日
四川:政府合理引导劳务输出农民跨省打工收入突破二百亿元
解说:
在四川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外出打工已经挑起了增收的大梁。而对于四川省政府来说,为了改变民工“有活没活去了再说”的盲目外出局面,他们主动北上新疆,南下广东,千方百计地为四川农民寻找更多的机会。
曾几何时,四川重庆是最大的劳务输出地,以往政府想尽办法为的是帮助农民工外出打工,但重庆地方官员今年春节有一项新工作,设法把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下来,以确保今年不出现民工荒,这样的改变所展示出的是一批生产企业内迁,东西部工资收入缩小的现实。
彭涛(应聘人员):
富士康它是个大企业嘛,离家又近,工资待遇又比好,回家探亲也比较方便。
汤文强(应聘人员):
江苏那边也不过两千多块钱,现在重庆那边招聘会上应聘下来也有两千多块钱。
解说:
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研结果,东部地区打工者月收入比西部地区仅高5%,相差几十元钱,而五年前则高达15%。
职业介绍中心办公室主任:
中西部的收入差距在缩小,特别是我们中部和东部在工资待遇方面没什么优势了。和西部比较也不是很明显,所以对民工来讲选择余地比较大,不用长途跋涉,到我们东部沿海来。
主持人: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关注的用工荒的问题。我们请到的是社科院劳动与社保中心的副主任张翼先生。张主任,刚才我们在短片里面主要关注的是上海和重庆在争夺农民工,就这种争夺在全国是不是很普遍?
张翼(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保中心副主任):
可以说是这样。原来只是在沿海地区是争夺比较厉害,现在看来是在东中西三个地区都拉开了争夺战。原来只是大城市民工比较短缺,现在不仅是大城市,连中小城市这样的地方也面临一种招工难的窘境。(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