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绩效考核指标的四点平衡
知识库 > 绩效管理 > 绩效指标 > 正文 1502 《人力资源》杂志 2013-07-30 17:50:02

通过一年来的绩效考核实践、验证,所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究竟如何?在指标项目选择、标准设定和考评办法等制定方面尚需做哪些优化?……对这些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者心里是不是有谱儿?关注四点平衡1.平衡选指标一...

通过一年来的绩效考核实践、验证,所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究竟如何?在指标项目选择、标准设定和考评办法等制定方面尚需做哪些优化?……对这些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者心里是不是有“谱儿”?

关注“四点平衡”

1.平衡选指标

一是选重点。遵循关键绩效指标(KPI)原则,根据岗位的关键职责和核心任务目标,判断工作职责的重要程度并进行排序,有重点地选择考评指标。面面俱到都不想舍弃等于没有重点,西瓜芝麻不分轻重都来抓也就失去了考评的意义。关键指标不能太多,而且要尽可能保持岗位之间的平衡,一般以4—8个为宜。比如,营销部的销售量、货款回收、利润、客户关系维护均是关键指标,必须纳入考评指标体系中。

二是相互关联。在选择绩效考核指标时,要尽可能系统化,指标之间存在互相促进加强的因果关联关系,避免单纯孤立的指标体系。比如:我们都知道平衡计分卡中提到了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内部流程和学习提升四个层面的指标,它们就充分表达出逻辑关联关系,形成相互关联的指标地图。

2.平衡算权重

选定了关键绩效指标后,各个指标对部门整体业绩达成的重要性仍会有差异,也就是会有主次之分。要想让绩效考核指标推动部门总体工作效果,就要根据重要程度,科学合理的设定出每个指标的权重,让被考评部门的注意力有所聚焦。

一是遵循80/20原则。关键指标中,核心指标一般以2—4个为宜,并遵循管理学80/20原则,即核心指标与非核心指标占总体权重的比例大致为8:2.比如某公司品质保障部,根据职责重要程度确定6项考评内容:产品质量(30%)、检测设备(20%)、制度完善和落实(20%)、检验管理(10%)、质量统计(10%)、培训提升(10%)。

二是聚焦短板原则。可能某个指标项目是该部门的短板,并且严重影响了部门的整体绩效达成,为了弥补差距,就要适度将该指标的权重加强一些。比如,某公司后勤保障部,由于食堂管理比较落后,员工满意度仅有60%,意见本写满了诸如菜量少、味差、不卫生、价钱贵和开饭不及时等负面反馈意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公司在调整考评指标时,就可以将该项指标权重由原来的5%增加到10%.

3.平衡设标准

设定考评标准必须科学合理,同时还要遵循“具体可测量”和“经过努力可实现”的基本原则,并要注意部门之间指标标准的平衡。以某企业绩效考核为例,考评品质保障部最终产品“合格率”和考评工序半成品“合格率”之间必须做好平衡,因为没有各个工序半成品的合格率,就不可能有最终产品合格率;另外,考评工序半成品“合格率”和考评采购部原材料“合格率”之间必须做好平衡,因为没有采购部原材料的“合格率”就不会有工序半成品的“合格率”。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系统收集数据信息。数据信息是分析、制定考评标准的基础,因此,收集足量、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是设定绩效考核标准的基础工作。主要有四方面数据信息必须准确把握:

(1)可能影响标准数据变化的信息。一是工艺技术进步。包括因生产工艺改造、淘汰老工艺,变革新工艺,生产技术水平升级换代导致产品数量和品质的提升和消耗下降等情况。二是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主要包括简单的数量扩张和新项目上马等。三是标准和法规变化。主要包括客户技术标准的提升或下降和国家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发生了变化等。四是部门结构和职责变化。主要包括部门组织结构调整和职责的变化等。

(2)历史数据信息资料。透过分析历史来有效预测未来,一般情况下,收集的历史数据一定要有代表性,而且要充分,通常至少要有一年的数据。另外,有些处于发展期的企业,各年的情况往往大有不同,在收集、利用数据信息时一定要注意加以具体分析。

(3)同行同指标达成情况。要在业界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就要通过内部关键管控指标来清晰地了解同行的表现,并在调整绩效考核指标时酌情参考。收集这类信息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保持指标数据的算法一致,如不一致,就需要换算为统一标准,这样才能进行有效对比;二是要注意产生这些数据信息的背景条件是否基本一致,比如人家是作坊式——即将淘汰的生产设备,而自己的设备属于当前行业前沿的高精尖的生产设备,这样获得的数据信息由于存在背景条件的差异就缺乏可比性。


(4)公司年度工作计划目标。在设定公司年度绩效考核方案时,工作计划目标是关键考虑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年度工作计划目标仅仅是设定绩效考核指标的依据之一,尽管标准的设定必须首先保障年度计划的完成,但在标准设定方面不能拘泥于此,可以根据情况来超越年计划任务要求。

第二,设定考评标准。主要分为可数量化的考评标准和非数量化但可测量的考评标准。

量化指标

一是求算术平均值法。一般采用以往一年中每月份展现出来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考评基数。但在核算时,注意将表现异常的数据剔除。比如考核某公司生产部设备运转率时,发现所提供的数据中,其他月份都高于95%,而唯独其中某个月份只有65%.经查发现:该月份由于某个原材料供应不上导致长时间停机待料,才使得运转率低下,因此该月份数据缺乏代表性,需要剔除。然后根据每个基本正常月份表现出来的数据,求得算术平均值,将该值作为考评标准。如表1为某公司2010年每月份零配件的合格率情况,其中10月份合格率为78%,就是一个非正常样本,在计算奖励基准数时就要将此异常数据予以剔除,然后算出另外11个月份的平均值95.8%作为考评基准。

二是求平均先进值法。有些优秀的企业采用平均先进值法来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数据,即先将历史数据进行算术平均,求得平均值,然后将优于该平均值的那一部分数据再平均,得出考评标准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考评。如表1,优于95.8%的平均值的数据包括1、3、4、6、7、8月份,再求其平均数96.5%,可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基础数据。

非量化指标   

当前,企业主要还是采用关键职责延伸法。有些企业运营管理比较规范,每个岗位都预先制订了相应的岗位说明书,其中有详细的职责描述和相对应的工作标准要求,其实,这些职责标准就是很好的考评标准。比如,某公司企业管理部计划管理员岗位说明书中有一项职责:负责组织编制公司的月度工作计划。相对应的完成标准:每月25日前,编制、审批下发公司下月份工作计划,要求计划内容不漏项并符合计划编制原则。

另外在设定考评标准时,要注意保证中、高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之间考评体系的协同一致性,确保相关维度考评数据标准保持协调。

4.平衡定方法

此处的“方法”专指达成或超越标准情况下的“奖励和处罚措施”,当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分数法”,即先按标准要求核算出绩效得分,然后再与工资挂钩;二是直接将绩效和工资挂钩。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必须要把握所设定岗位之间指标项目、标准之间的平衡。

岗位。一是同岗位之间考评指标要保持一致。比如在同样一个岗位上发生了一般安全事故,A员工被扣罚了1000元;B员工却被扣罚了2000元。同样的岗位扣罚标准不同,这样不容易服众。二是不同岗位之间考评指标要体现出差异。岗位不同,同一考评指标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就要根据不同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大小确定不同的扣罚标准。比如:某车间发生了安全事故,扣该车间主任(直接责任者)绩效800元,扣主管安全的生产部部长(间接责任者)300元,而生产副总(领导责任者)罚100元。如果扣罚标准颠倒过来,那么必然会被生产部部长和生产副总抗议惩罚不公。

层级。当设定奖罚层级方法时,不能出现规则严重失衡的现象,比如某公司这样规定:A车间半成品合格率每下降0.1%扣罚车间主任绩效工资的2%;B车间半成品合格率每下降0.1%扣罚车间主任绩效工资的0.4%,造成两者惩罚比率差距过大。这种层级之间失衡现象应予以避免。
 

 

数量。要综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最好和最坏的情况。既不能因为奖罚数额太大导致公司奖励成本过高或责任人承担不起的现象,也不能由于奖罚额度太小导致员工根本不在乎,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修订流程须科学只有凭借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编制、修订流程,才能保证绩效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和逐步完善,制度流程保障是做好考评体系修订工作的基础(如图1)。

在修订流程中,沟通贯穿整个指标修订过程,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

一是由下到上。绩效考核主管部门根据一年来实际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结果,让各个被考评部门结合自身体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报送绩效管理主管部门,绩效主管部门应站在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结合所确定的年度计划目标,对收集上来的综合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判断,进一步优化完善,确保在考评制度上能达成年度任务目标。

二是上下结合。绩效考核主管部门修订完成下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后,针对相关部门对上年度绩效考核出现的问题、所提出意见和建议逐一进行面对面地回复。如在与相关部门协调意见的过程中出现困难,需要组织召开考评指标研讨会,由公司经营管理层参与,现场研讨解决所遗留的问题。

三是由上到下。当绩效考核办法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由公司最高管理者综合考虑各种具体情况进行决策,经审批发布之后的绩效考核办法就要生效执行了。

易发问题需注意宣传不力。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全员的参与对整个绩效管控过程尤为重要,包括指标修订过程。有的公司调整指标后不加强宣传,年底时只由绩效管理部门关起门来独家制定,也不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只经公司领导批准就仓促下发、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问题时,再由人力资源部根据情况独家出面进行协调,结果常被大家笑称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部门关起门来的游戏”罢了。

讨价还价。绩效考核指标和被考评人员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在调整绩效考核指标时,会受到被考评人员的密切关注,他们非常在乎绩效考核指标数据的高低,甚至有时还会因某些指标调整和绩效管理部门发生争执。基于这种考虑,当组织讨论指标调整、最终确定的会议时,有现场决策权的高层领导务必亲自参加,聆听各方面意见,必要时拍板决策。

随机性强。企业要避免人为随意修订绩效考核指标,一旦修订后,就要保证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果由于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必须要做修改的话,就要按规定修订流程来调整。否则,会被误解为不严肃、不认真、太随意,而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甚至还会在员工们的思想上留下“反正这些指标回头还会被调整,犯不着现在下这么大的功夫”的负面印象,从而挫伤大家的积极性。

指标失衡。正如前文所述,无论是考评项目、权重、标准和方法,都要充分考虑不同层级岗位之间的平衡问题,力求避免出现不平衡。一旦发现不平衡现象,要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按绩效修订流程来妥善处理,避免因指标不平衡问题而制造出组织矛盾,从而和绩效考核的总体意图相背离。

(原标题:平衡,优化考评指标之法)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