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分析不幸遭遇的根源
知识库 > 工作分析 > 正文 883 2012-04-04 15:45:41

在咨询的调研阶段,笔者和同事都会被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问这么一个问题:职位说明书究竟有什么用?如果有用,怎么编写?在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职位说明书呢?在职位说明书管理上大部分的企业都是这么一种规律:企...

 在咨询的调研阶段,笔者和同事都会被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问这么一个问题:职位说明书究竟有什么用?如果有用,怎么编写?在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职位说明书呢?在职位说明书管理上大部分的企业都是这么一种规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对组织建设进行系统思考,对它的重视度不够,平时对职位也没有有效的管理起来。很多公司对职位是没有规划的,需要人员处理事情了,马上申请设立一个职位,招聘人员,入职上岗。人力资源部到处去发布信息,找人,挖人,面试,向用人部门推荐,可是推荐了很多人都不是用人部门想要的,或者是招进来试用了一段时间,发现不行又重新要求人力资源部去招人。如此,一来二往,人力资源部就弄不明白了“这么多人都不行,是不是故意刁难我呀”。用人部门也不干了“推荐的都不是我想要的,人力资源部是不是能力有问题呀”。好不容易招到人了,把人员的问题解决了。各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又出现了很多问题。招来的人不知道怎么去培训,不知道怎么用,今天安排干这个,明天安排干那个,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去。新进员工也弄糊涂了,我究竟来干什么的?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呢?部门之间也很多问题,职责不清楚,部门之间出现很多空白点,每次开会都办成批斗会,销售指责生产和售后服务不能及时提供产品,生产指责采购物料不能及时到位,采购指责财务付款不及时,财务指责销售货款回笼不积极。各部门互相推诿,谁也不认帐。这时候,企业意识到需要明确部门和职位的职责,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开始着手编写职位说明书。人力资源部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把任务分派到每个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开始下笔。有些部门负责人不愿意动笔,人力资源部干脆就自己代笔。终于,公司大大小小的职位说明书都提交上来了,人力资源部对所有的职位说明书进行编号、封档、下文。这时候,人力资源部终于松了一口气了,这下可以交差了,公司的管理一定会随着上升一个档次。经过一段时间后,令人力资源部诧异的是,最严重的,还是那些问题,一点都没有解决,而且新问题还在不断涌现。于是,开始质疑职位说明书的作用了,抗拒的人员越来越多,使用的地方、频次慢慢减少了,最后,锁在人力资源的电脑了,再也没有出现过。以上,就是职位分析在企业里通常的命运。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分析根源。

1、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在这里不是说企业家不重视,而是企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不够重视,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的事。人力资源部在这里只能充当监督、指导说明书编写的角色,真正的责任人是各部门负责人。因为部门负责人才最了解部门内部职位的职责,部门运作的流程和人员的分工合作。部门负责人要对部门内所有职位负责,安排任职者编写职位说明书,对提交上来的职位说明书进行审核。在有些公司因为部门负责人文笔不好,或者是工作太忙,不愿意写的时候,出现人力资源部代笔的事。让一个不熟悉业务的人来写,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吃力不讨好。你拿着自己写的职位说明书去招聘,用人部门能满意吗?


2、忽视职位分析。职位说明书的编写包括两部分,一是职位分析,二是职位说明书的编写。职位分析就是以战略为导向,以组织为基础,与流程相衔接,对职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的一系列工作程序、技术与方法。职位分析的成果就是职位说明书。只有把职位分析做好了,职位说明书的质量才能保证。职位分析有很多方法,有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面谈法、工作日志法、专家讨论法等等。采用哪种职位分析法非常重要,比如观察法,对观察人的要求很高,问卷调查法对问卷的设计要求很高。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职位分析方法。在国内企业里,大部分企业和咨询公司采取的是由任职者自己撰写的方法。只有自己才最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这在目前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因为,任职者的素质参差不齐,职位说明书质量有好有坏,而且大部分的职位说明书是描述现状,他们并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职位进行分析。缺少了职位分析,就不能发现职位设置的问题,不能有所改进,只会“将错就错”。更不能期望能以战略为导向,组织为基础,与流程相衔接了。按照这样的职位说明书来安排任务,工作效率能改进吗?部门之间的推诿能解决吗?所以,职位分析这个环节是万万不可缺失,传导公司的战略到部门、职位,与组织的变革相适应,承担流程责任。在这个基础上,对现状职位进行分析,提出改进。


3、没有使用职位说明书的意识和流程。职位说明书编写出来以后,人力资源部就以为万事大吉了,把职位说明书锁在电脑里。职位说明书如果没有使用的话,只是一张张废纸,没有任何作用,只有跟人力资源的具体工作联系起来,才能起到基础的作用。根据职位说明书上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工作职责描述,招聘人员可以寻找合适的人员。针对知识、技能要求,培训人员可以制定培训计划。绩效考核的指标从哪里来呢?在职位说明书的职责描述里。根据职责,对职位进行评估,解决内部不公平的问题。还可以建立任职资格模型,解决通道的问题。等等,所以说职位说明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可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并没有认识这一点,或者是不知道怎么使用它。所以,完成职位说明书以后,人力资源部需要做的不是松懈下来,而是趁热打铁,宣贯职位说明书的重要性,培训、指导各部门如何使用职位说明书,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流程来充分发挥职位说明书的作用。


4、忽略动态管理。职位说明书编写好以后,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随着企业的变化、战略方向的改变、组织发生变革、流程优化,职位的职责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要建立职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机制,适时更新职位说明书。有些企业做过职位分析,制定了职位说明书,但是“一稿定终身”,忽略了及时更新职位说明书,随着企业的变化,必然有很多职位的职责发生了变化,拿着对不上板的职位说明书,肯定起不了多大作用。在咨询项目完成以后,咨询顾问都会制定职位说明书更新制度和流程,保障职位说明书的连续性。


5、人力资源人员指导作用偏弱。人力资源人员在编写职位说明书的工作中,虽然不是编写的主要负责人,但是作用非常重大,需要组织、培训、指导各部门进行职位分析,编写职位说明书,对质量进行把关,最后,还需要使用、维护职位说明书管理系统。如果,人力资源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到位的话,必然会影响职位说明书的质量和系统管理。在我们的调查中,职位说明书半路夭折的原因,很多就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指导不够,缺少足够的技能和方法。最多的是,不知道如何使用职位说明书,放着一把利剑不知道如何使用。


以上5条,是在职位分析里常犯的错误,希望能给企业和人力资源人士一些提示。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希望企业能够认识到职位分析的重要性,建立一套真正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职位管理体系。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