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是在职场上打拼了近半年的员工期盼已久、难得的黄金假期———大家常常选择出外旅游放松身心;或回家探亲,享受天伦之乐;抑或学习充电,以求增值加薪。而另一方面,每年的这个假期对于HR经理来说,却...
“十一”长假即将结束,有人已开始调整心态迎接工作日的到来,有人也许还在抓紧享受最后的快乐时光。而对于不少人力资源(HR)经理来说,则开始为长假过后员工的假期综合症、跳槽等问题而烦心。日前,某招聘网站以“十一”长假为题,对HR经理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超过85%的HR经理因“十一”长假而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管理困扰。
假满未归最让人头疼
假满未归是让HR经理们最为头疼的问题。有10.6%的受访者认为有50%以上的员工会拖延时间“归队”;54.5%的受访者认为这个比例会在10%以下,20.60%认为是两成左右;而仅有14.3%的受访者认为员工都能够按时到岗上班。调查发现,大多数员工没有按时回到工作岗位都会向HR经理请假,请假的理由中以“交通问题”为最,有超过63.6%的原因是“车票难求”;“假期受伤或身体不适”占9.9%;以家庭特殊状况为理由的有26.5%。
而对于如何处理“假满未归”的问题,68.4%的受访HR经理表示,他们会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对未按时“归队”的员工进行“扣工资”的处理,也有3.9%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辞退不按时到岗的员工。另外有27.7%受访者会选择采取比较温和的处理方式,仅对员工进行口头批评。
假期综合症在延续
长假之后的“假期综合症”是另一个令HR经理感到头痛的问题。几乎所有受访HR经理都感到员工在长假后会或多或少不在工作状态,其中有13.8%的受访者认为公司会有70%的人有“假期综合症”的迹象,39.9%的认为该比例是20%,32.8%的认为会有一半人不在状态,而只有13.5%的受访HR经理认为这个比例会很低,在10%以下。
对于“假期综合症”的具体表现,HR经理的意见比较集中在“工作时间频繁议论假期见闻趣事”和“身体疲惫,情绪低落、走神,工作效率低”两项上,比例分别是46.6%和50.6%。只有2.8%的受访者担心员工会出现迟到早退的情况。而关于“假期综合症”需要多长时间结束的问题,受访者意见相对统一在三天和一周上,比例分别为43.1%和48.6%,只有8.3%的HR经理认为时间超过半个月。
假后跳槽难避免
在职场中本就有“金九银十”的说法,在这次调查中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员工在“十一”长假过后会出现“跳槽”的情况,只有16.6%的受访经理认为公司节后不会有人跳槽。对于可能出现的“跳槽”比例,有69.6%的受访者认为会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仅占5%;另外13.8%的人认为会有较大变动,比例会在20%。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认为数据反映出“金九银十”的规律,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考虑到国庆前后可能出现的“跳槽”波动,会在此期间做一定的招聘计划,一方面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吸引部分希望“换换环境”的潜在“跳槽者”。
在这次调查中,还反映出了一个需要引起职场人士注意的情况。“十一”作为一个传统的年轻人选择结婚的黄金时段,往往有很多新人选择将长假和婚假安排在一起而获得时间充足的“蜜月期”。但调查显示,当面对“如果有员工十一长假和婚嫁连休,会如何处理”的问题时,有85%的HR经理选择采取“找新人顶替职位”的做法———这意味着此类员工在公司的原有地位会因“加长蜜月”而遭到动摇。另外12.2%的受访HR经理会考虑暂时将这些员工的工作临时分配给其他人,有2.8%的受访者会考虑辞退有意“加长蜜月”的员工。
“加长蜜月”等问题其实涉及的是企业的假期政策,在本次调查中,有42.7%的HR经理认为员工对企业假期政策存在不满的主要原因是“放假时间”;而45.7%的人认为不满是因为假期福利发放的原因;其余10.6%则选择了“公平性”问题。而对现行企业假期政策,受调查HR经理中有45.5%认为任职公司中有接近2成的员工感到不满;有28%的经理认为该比例会超过50%;而认为该比例非常小的HR经理只占26.5%。人力资源专家提醒说,企业的假期政策是企业综合人才吸引力的一部分,不容忽视,因此科学而人性的员工假期计划往往能留住人才,尤其是对高端人才会非常有吸引力。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