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HR的三支柱模型怎样在企业大学落地应用?
资讯 > 热门 > 正文 1144 互联网 2015-07-21 09:14:51

做人力资源的伙伴对于三支柱模型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企业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去转型。但是落实到选、育、用、留这些具体的模块工作,应该如何践行三支柱的理念,却较少有人谈及。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和大家谈谈如何...

\

做人力资源的伙伴对于三支柱模型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企业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去转型。但是落实到选、育、用、留这些具体的模块工作,应该如何践行三支柱的理念,却较少有人谈及。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和大家谈谈如何在企业大学(或企业人才发展部门、培训部门)落地三支柱的理念。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三支柱模型的主要内容。
 
和任何部门一样,HR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客户是谁,他的需求是什么?现在“由外而内”的观点越发得到认可,这也意味着我们要站在外部业务的角度看问题,通过满足内部客户需求来间接服务外部客户。
 
为了实现这种价值传递,HR首先需要了解业务,能听懂业务的问题,并具备业务敏感度。这类角色,其实就是HRBP(Business Partner)。基于需求、痛点,HR要能够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体现自己的专业贡献,这就是HR COE(Center of Expertise)的价值所在。当然,为了提升服务效率,企业也将逐步剥离标准化的、可规模化的、事物性的工作,这也进而导致了HR SSC(Shared Service Center)的出现。总体而言,三支柱模型以支持业务发展为主线,着重与提升专业效率,力图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效果。
 
回到企业大学(或企业人才发展部门、培训部门),其实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思路去分解目标、分解工作,并进而清晰转型策略。
 
1、企业大学的客户。对于不同的企业,企业大学的定位不禁相同。有的服务于高层管理者,有的服务于核心后备干部,有的服务于全员,有的服务于企业外部客户。服务的客户不同,必然导致企业大学的职责也千差万别。常见的职责包括学习发展、人才测评、干部管理、企业文化、行业研究、行业输出等。对于企业大学服务的客户,企业大学负责人一定要和公司管理层取得共识,并对关键需求进行确认,这是所有工作的起点。
 
2、企业大学的BP角色。HRBP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对应的组织结构设计。有的企业大学下设不同的学院,每个学院服务不同的BU或人群。如万达学院,每个教学部都服务于不同的产业集团。对于团队规模较小的企业大学,可以安排每个培训经理去负责某个事业线人才培养的接口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要求每个培训经理定期参加对应事业线的工作会议,熟悉主要的管理干部,能清晰描述业务进展和面临的问题。当然,通过各类培训班,企业大学的HRBP其实有非常多的机会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
 
3、企业大学的COE角色。对于人才发展涉及到的各个专业模块,企业大学要建立自己的专家队伍。实现方式通常也有两种。一种体现在组织结构设置或团队设置上,建立专门的人才测评团队、课程开发团队、在线学习团队等。另一种则是赋予每个团队成员以专家的职责或标签(现实或培养方向),如A成员偏重于行动学习、B成员偏重于拓展项目、C成员偏重于课程开发等,这种方式往往较容易落地推广。很多时候,企业大学既需要“专家”,也需要“专家群”,比如将公司内除企业大学外的内部专家聚合在一起,甚至可以聚合外部的专家。这种“泛资源”观念往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4、企业大学的SSC角色。通过访谈很多培训经理,我们发现事物性的工作往往占到培训经理50%甚至更多的精力。对于企业大学来说,剥离培训运营等事物性的工作,让团队聚焦在高附加值的工作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流程梳理、流程优化,可以提升事物性工作的运营效率。当然,通过“培训宝”这类的培训管理工具,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已经有企业大学将事物性工作外包,相信这也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小结一下,企业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基于战略的人才发展。与此相关,我们要把准脉搏,通过BP了解客户需求痛点;我们要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通过COE传递我们的核心价值;同时我们也要提升运营效率,通过SSC来不断优化基础性工作。相信人力资源的三支柱模型,对于每个企业大学都会有非常多的借鉴价值。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