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等7位女工于2006年1月进入蚌埠某医院工作,与医院签订了一份从2006年1月到2008年底为期3年的书面劳动合同,合同中未约定工资的具体数额。2008年11月,医院分别向7位女工发出《不再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其中...
2008年11月,医院分别向7位女工发出《不再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其中载明:自2009年1月1日起,终止双方现存劳动关系,工资等费用结算至2008年12月31日。7名女工在办妥工作移交手续后,分别收到了医院支付的700~800元不等的额外经济补偿。
7位女工以被聘用期间未获得3倍节假日加班费和医院未全额支付工资为由,向蚌埠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调解未果后,以医院工资支付符合《劳动法》规定且无拖欠、无证据证明节假日加班等为由,驳回了7位女工的请求。7名女工遂诉至蚌埠市蚌山区法院。
庭审中,医院称,原告是2006年1月1日与医院签订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医院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合同时已经依法支付了经济补偿金,双方还签订了终止劳动合同协议,对有关事宜都进行了处理。原告要求支付补偿金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原告在医院上班和在岗期间都支付了工资和生活费,而且支付的数额都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不存在欠发加班费等行为,因医院上班性质有所特殊,双休日也进行了调休,法定节假日每天按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规定的30元支付加班费,原告要求支付节假日加班费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但女工张彤出具了2006年到2008年医院的欠休人员名单,证明张彤2006-2008年共欠修15.5天。
审理此案的法官施君说,该案中7位女工已与单位签订了终止劳动合同的协议,故法院对7位女工提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要求补偿3年经济损失不能支持。因《劳动合同法》是自2008年1月1日起生效,故终止合同只给一年的补偿金,另外两年的只能依据1995年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第38条的规定处理,即不支付劳动者补偿金。对于原告主张的法定节假日加班3倍的工资报酬的请求,被告医院虽辩解没有加班,但其提供的2006-2008年期间的考勤表可以佐证,原告所提供的加班日期是事实,被告医院应依据《劳动法》第44条之规定支付3年法定节假日加班的3倍工资报酬。为化解矛盾,经法官多次调解,医院支付了7位女工3年节假日加班费。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