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有关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
资讯 > 热门 > 正文 886 2012-04-29 16:07:02

2009年,张海超这个名字深深印在全国人民脑海中。他费尽千辛万苦才得到职业病诊断机会,但最终结果却是黑白颠倒。他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才证明其患职业病尘肺的结论。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对去年的开胸验...

 “2009年,张海超这个名字深深印在全国人民脑海中。他费尽千辛万苦才得到职业病诊断机会,但最终结果却是黑白颠倒。他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才证明其患职业病尘肺的结论。”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对去年的“开胸验肺”事件非常关注,3月4日,他向记者表示:“类似张海超患职业病却维权艰难的案例众多,其中部分是因为劳动关系变动频繁,难以确定劳动关系原因导致,但绝大多数是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阻碍了职业病诊断和鉴定,以及诊断鉴定结论违背客观事实等原因所导致。”

秦希燕代表进一步分析认为,出现职业病维权难的深层次原因是立法设置不合理、对诊断、鉴定职权的监管机制乏力。他说:“为切实保障患病职工权益,减少维权阻力,防止职工以开胸或其他代价更高、更极端的方式维权,有必要对《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进行修改。”


据介绍,《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秦希燕认为,该规定未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相关资料的具体义务,很笼统,且将决定资料提供义务者的权力赋予了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诊断和鉴定机构认为由谁提交,就应由谁提交,主观随意性增大,客观上为这些机构办人情案、关系案提供了便利条件。


正是基于上述模糊规定,卫生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依据该条规定作出了第十一条规定:“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一)职业史、既往史;(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四)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五)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应当按照诊断机构的要求,如实提供必要的资料。没有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健康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的,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


“如此一来,意味着提供资料的义务都落在了职业病申请者身上,劳动者的义务加大,而往往上述资料均由用人单位掌握,劳动者大多提交不出,而用人单位一般不会主动配合交材料来证明自己的错误,可见劳动者进行诊断和鉴定的程序权利都难以得到保障。”秦希燕建议将《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修改为: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的,用人单位应提供如下资料:(一)职业史、既往史;(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四)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五)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及时和如实提供上述资料,未及时如实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的后果,因此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应提供劳动关系证明以及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掌握了前款应由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相关条款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当然实践中存在着行政主管机关监督不力以及对诊断、鉴定机构违法行为的惩处不严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法诊断与鉴定的风气。”秦希燕说,“若类似张海超的劳动者反映职业病的问题能通过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得以监控,或者说法律的预防和惩罚机制能有效遏制违法和不作为行为,就不会有开胸验肺和如此众多的艰难维权事件发生。”


为此,秦希燕代表还建议建立和完善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监督和责任机制。

推荐阅读
推荐专家 更多>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 创建市场导向的流程型研发组织》 《研发质量管理》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 《从样品走向量产》 《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与模板详解》 流程管理与产品管理系列: 《流程体系规划与流程设计实战》 《产品战略规划与路标管理》 《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流程管理》 《成功的产品经理》管理系列: 《从技术走向管理》 《研发人员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职业化:
    1.《职场高效工作技能训练》
    2.《办公室工作规范与技巧训练》
    3.《行政文秘综合技能提升训练》
    4.《职场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训练》
    5.《时间管理与工作效能提升训练》
    6.《高效会议管理》
    7.《高效沟通训练》
    公文写作:
    8.《职场写作力提升训练》
    9.《金字塔思维与公文写作训练》
    10.《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训练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推荐课程 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