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 三支柱的由来
三支柱最早由人力资源管理大师戴维·尤里奇提出。
他认为,人力资源部不能仅仅是行政支持部门,不应再把重心放在招聘或薪资福利等传统事务上,而是要放在创造价值上。
也就是说,人力资源部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在于带来什么成果,为客户、投资者和员工提供多少有价值的服务。
这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彻底变革思维和行为方式,也促使高管将人力资源当作一项业务来投资与运营。
为此,尤里奇把 HR 从传统意义上的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划分为新的三支柱模型,赋予 HR 三种角色,分别是 COE 、 HRBP 、 SSC 。
所以,人力资源部门会有客户,会面临一系列业务需求。
为此,人力资源部门要能够回答:自己的客户是谁,客户的需求是什么,通过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进而为客户创造和提供价值。
借助营销中的客户细分理论, HR 可以把自己的客户分成三类:
1.高层的需求,主要围绕战略执行所需组织、人才、文化、制度及变革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2.中层的需求,主要围绕着人员管理方面的咨询、辅导和工具;
3.员工的需求,主要围绕着解答政策方面的疑问,并提供便捷的服务支持,例如劳动合同、入职手续、薪资发放等。
其中,第一类需求呈现高度定制化的特征,第三类需求相对标准化,第二类需求介于二者之间。
为了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HRBP 角色应运而生。
HRBP 的职责主要是挖掘内部客户需求,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
确保贴近业务需求,是 HR 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的关键。
HRBP 要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意味着 HRBP 需要同时精通业务及 HR 各个领域的知识,而在现实中,既精通业务又精通专业技术的人才往往很少,于是,就有了专业细分的需要,这便是 COE 产生的原因。
COE 的角色是领域技术专家,借助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负责设计业务导向,创新业务流程、方案、政策等,为 HRBP 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保障 HRBP 和 COE 分别聚焦于咨询、战略性的工作,就需要使其从传统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于是,针对第三类员工客户标准化、规模化的需求,便出现了 SSC 。
SSC 是 HR 标准服务的提供者,他们负责解答管理者和员工的问询,统一处理事务性工作,帮助 HRBP 和 COE 从常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对服务的满意度和 HR 运营状况负责。
HR 的角色一分为三后,实现了 HR 业务导向和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1.HRBP 的使命,是确保 HR 实现业务导向,贴近业务,解决业务问题;
2.COE 的使命,是确保全公司政策、流程和方案框架设计的一致性,保留适度灵活性;
3.SSC 的使命,是确保全公司服务交付的一致性,为全公司提供标准化、统一化的 HR 服务交付。
HR 三支柱理念早期在 IBM 的成功实践, 促进了其在国际上地的流行。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招聘 HR时,面试题正在从过去常问的"你擅长六大模块中的哪几块",过渡到"你会操盘三支柱吗"。
腾讯的三支柱特色
腾讯最先设置人力资源部时,也是按六模块划分的。
为使 HR 有效对接战略目标,后来实施了三支柱体系。
其中, COE 是最先成立的 HR 支柱。
腾讯 COE 中的文化、培训、绩效等职能围绕着活力高效的人才战略导向,支撑着组织战略的落地实施。
COE 根据公司的战略导向,拟定前瞻性的 HR 战略,制定有战略连接性的 HR 政策制度,同时负责方法论、工具的研发与指导,在各专业领域推动变革,为公司创造价值。
HRBP :业务好搭档
HRBP 主要从业务层面出发,致力于打造强有力的雇主品牌,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腾讯。
HRBP 在组织层面,从 HR 视角出发参与业务部门的管理工作,联动 COE 和 SDC ,向业务部门输出有效的 HR 解决方案,支持企业的有益变革并参与变革行动;
在个人层面, HRBP 将业务部门当作自己的客户,从服务的角度向业务部门提出建议、推动变革,为业务部门创造业绩,从而有效地促进业务部门目标的达成。
SDC :做最好的 HR 产品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Human Resources Shared Services Center ,简称 HRSSC )是指企业将行政事务性工作(如招聘、薪酬福利、社保、档案、合同等)集中起来,建立一个服务中心。
该中心为所有业务单元提供服务,业务单元为其支付服务费用。
SSC 有助于实现共享服务的内部市场化,通过为内部客户提供统一化、专业化、标准化的高效服务而创造价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阿里政委和HRBP有什么不同?
《历史的天空》和《亮剑》两部军事题材的连续剧热播,张普景和赵刚政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快,马云要求管理层通过看连续剧来进行深入探索和学习,这是阿里巴巴业内闻名的"政委体系"的灵感来源。
"阿里政委",实质是公司派驻到各业务线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价值观管理者,与业务经理搭档,共同做好组织管理、员工发展、人才培养工作。
阿里 HR 包括职能型 HR 和业务型 hr ,前者负责 HR 领域的政策制定、工具研发,后者则为"政委"。
"阿里政委"是既懂人力资源管理,又了解业务需求的 HR "通才"。
在阿里,从"政委"中选拔干部曾是晋级奖励体系里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要晋级必须当过"政委"。
"政委"要参与到全部业务会议里,在阿里巴巴这是硬性要求,这是为了锤炼"政委"的业务能力;"政委"要在工作中善于交流,与员工建立足够的信任关系。
阿里是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 HR 三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