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报道,东莞企业招聘信息在微博上越来越多。有关调查显示,有31.6%的HR接触并尝试过微招聘。 微招聘确实不用直接花钱,但对企业的HR而言,是个累人的活,不仅要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在线,还...
《南方都市报》报道,东莞企业招聘信息在微博上越来越多。有关调查显示,有31.6%的HR接触并尝试过“微招聘”。 “微招聘”确实不用直接花钱,但对企业的HR而言,是个累人的活,不仅要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在线,还要对“提到我的”、“新评论”、“私信”及时回复。也就是说,企业不仅得给HR每人配个“苹果四代”、补贴流量费,还得考虑额外的劳动福利,比如每周加发四袋苹果什么的——既想马儿跑得快,又不给吃草(要求HR拿自己的手机长时间管理企业微博),显然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企业微博特别是招聘微博,需要长时间在线,还要时时注意回复呢?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变迁,虽然“世界是平的”尚未实现,但互联网已经被拉平。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组织与人之间,趋于平等(名人或知名企业仍可以阶段性的掌控优势话语权,微博平台企业通过加“V”认证也造就了新的门槛)。长期不更新、不互动的微博,叫做“僵尸”微博,谈何吸引力? 当然,微博长时间在线、互动都不难,HR轮流值班不就实现了嘛!关键是,现场招聘会每次得花入场费,至少得派两个员工前往,联络求职者拨打电话也要成本,“微招聘”不就规避了上述这些费用吗?假以时日,配发“苹果四代”也显得划算啊! 真是这样吗?前面都说了,在互联网被拉平的今天,微博来访者不但有求职者,还可能有竞争对手的HR、公司离任员工,以及一众不相关的围观者,企业真能确保安然应对吗?电话和电子邮件时代,“我理,或者不理你,口碑就在那里,不增不减”的主动权再也没有了。 “微招聘”现在还很难对应找到东莞等珠三角企业稀缺的技工、普工,因为若干网站的微博主流人群,恰好是就业难的对应者,要找前二者,请到各家热门网游的社区去转转看吧…… 好了,我们假定就有企业很幸运的通过“微招聘”,找到了想要的员工。你需要知道的是,混微博的人,都会“随手拍照”,但好多企业的的确确还沿用封闭森严的运营管理流程,不少管理举措与内部处罚,既有打法律擦边球的嫌疑,更严重不合道理和公平……什么,你干脆不用“微招聘”了,那你能保证现有所有员工都不会用微博吗? 第三次强调,互联网被拉平,组织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东莞企业恐怕需要顺应时势,再完成一次转型升级呢! |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