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企业经理都有一个口头禅:人力资源是我们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一些国企老板更是从企演绎出,企业离开了企上面的人则止,企业止就是意味着消亡,可见企业所有者对人力资源是多么重视!...
事实是这样吗?
人力资源从业者最有说服力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自然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应该是企业最重要的岗位。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工资基本不高,老板基本不重视,员工更是将他们认为“不干人事的人事人员”视为敌人。企业有个什么重大决策,开个重要会议什么之类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参与,就是在会议筹备或准备阶段参与一下,真正开会的时候,他们则是在一边儿端茶倒水的角色。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对象一般有三个:股东、员工(包括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社区(其延伸意义就是为了社会服务)。
为股东服务:企业要想实现盈利,对人力资源提出的要求就是:能够适时提供符合企业战略需要的适合流程与岗位要求的人员,人工成本最小化,企业发展了,企业的技能与组织能力相应提升,企业战略规划后,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相应的措施来达成。
为员工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能够站在员工角度来设计和维护员工利益得到保障,并促进员工技能提升,帮助员工在企业平台实现个人人生价值,而所有这些为员工服务的根本目标是为企业打造一直稳定而富于战斗力的团队,从而保证股东长期利益实现有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
为社区服务:企业是生存于社会中的,企业中的人也是生活于社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社区活动安排使员工获得相应的尊重;同时还需要一些创新性的社区活动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帮助企业尽快成为最佳雇主企业。另外,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社区活动,建立一些企业人力资源基地。
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
戴维。乌尔奇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是多重的,可以是战略性伙伴、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专家、企业变革的代理人、员工的激励者。还有一个角色是员工的代言人,类似于国内工会的角色。
实际上,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可以归类于两大类:一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性角色,二是战略性人力资源传递机制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性角色对应于股东来说,是付出成本的,被视为成本中心,其主要管理目标就是成本控制,要求削减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效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各个模块的一致性;战略性人力资源传递机制的角色对应于股东来说,是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创造价值的,被视为利润中心,要求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战略执行过程完全交叉,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各个模块一致性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规划的人力资源激活力,推动人力资源绩效驱动力产生作用,人力资源绩效驱动力又作用于战略绩效驱动力,从而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
人力资源需要致力于成为企业的真正战略资产
通过人力资源的定位与角色区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成为企业的真正战略资产。所谓战略资产,就是指一系列难以交易和难以模仿的、稀缺的、专有的,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和能力。如果不能成为真正的战略资产,那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很容易被取代,或者竞争对手比较能够看得到,并很快效仿。
成为真正的战略资产是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从原来“看不见的手”通过人力资源战略地图和战略性人力资源传递机制变成清晰可见的企业战略价值创造者。要求人力资源经理必须参与制定企业战略,并对之进行深刻理解和广泛宣传,还要领悟企业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潜在要求,促进战略实现,以充分的可见的证据证明人力资源对企业利润和股东价值所做的贡献。
知识技能实战类课程
战略与规划
企业创新战略和创新管理
技术路线、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规划
组织管理
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体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发体系
产品创新研发流程与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产品经理技能修炼
研发项目管理
产品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
系统化项目管理能力实训
创新工作坊
产品创新工作坊(四课程,详见下表)
职业创新能力训练工作坊
创新思维与技能解决工作坊
关键实践
TRIZ理论与实务高级班
质量功能展开QFD训练班
敏捷研发项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